时间: 2025-05-10 10:12: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12:49
明日南禅和诗不到故重赋数珠篇以督之二首
未来不可招,已过那容遣。
中间现在心,一一风轮转。
自従一生二,巧历莫能衍。
不如袖手坐,六用都怀卷。
风雷生謦欬,万窍自号喘。
诗人思无邪,孟子内自反。
大珠分一月,细绠合两茧。
累然挂禅床,妙用夫岂浅。
朝来取饭化,乃是维摩遣。
全锋虽未露,半藏已曾转。
说有陋裴頠,谈无笑王衍。
看经聊尔耳,遮眼初不卷。
三咤故自醒,一吷何由喘。
请归视故椟,静夜珠当反。
安居三十年,古衲磨山茧。
持珠尚默坐,岂是功用浅。
未来的事情无法召唤,过去的事情又怎样可以放任。
在这之间,心灵在现在,逐个经历着风的轮转。
从一生到二生,自然法则巧妙变化难以推演。
不如静静地坐着,六种用途都可以在心中盘旋。
风雷声中发出咳嗽,万千的窍门自我喘息。
诗人思绪纯净,像孟子一样内心反省。
大珠分开成一轮月,细绳合拢成两个茧。
累累地挂在禅床上,巧妙的作用岂是肤浅。
今天早上取食物化缘,正是维摩诘的示现。
虽然全锋未曾显露,但部分已曾转动。
说有陋室的裴颠,谈论无笑的王衍。
看经书不过耳边,遮眼本不需要卷起。
三次咳嗽自我醒悟,一声叹息又如何喘息。
请回去看那古老的匣子,静夜中的珠子当反射。
安居三十年,古僧磨练着山茧。
持珠静坐,岂是功用的浅薄。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诗人、词人、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文学成就贯穿诗、词、文、赋,是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人物之一。苏轼的作品风格多样,兼具豪放与细腻,深受后人喜爱。
此诗作于南禅,反映了苏轼对人生、时间和存在的思考。他在诗中借用禅宗的思想,探讨了生命的意义和内心的宁静。诗中提到的“数珠”寓意着专注和内心的修行,表现出对禅宗的追寻和理解。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内心修行的思考。诗人以“未来不可招,已过那容遣”开篇,引出人生的无常和对当下的珍惜。整首诗围绕着“心”的主题展开,强调内心的宁静与反省的重要性。在诗中,苏轼将生活比作风轮的转动,暗示着人生的变化无常,令人无法把握。
诗中提到的“持珠尚默坐”,表达了诗人对静坐修行的赞赏,体现出一种禅意的生活态度。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这种思考显得尤为重要,提醒人们在纷扰的社会中保持内心的宁静。在对比古代与现代的生活方式时,诗人通过对“古衲磨山茧”的描写,传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整首诗探讨了人生的无常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强调在繁杂的生活中保持一份淡定和反省的态度。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持珠”象征着什么?
判断题:苏轼在诗中强调了未来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