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53:12
原文展示:
凤凰山园杂咏五首 其二 月轩
徐祯卿 〔明代〕
石室月已满,青林人未眠。向月步溪水,白云遥在天。
白话文翻译:
月亮已经升得很高,照亮了石室,青翠的树林中,人们还未入睡。我朝着月光走向溪水边,远处的白云飘渺在天际。
注释:
- 石室:指山中的石屋或石洞。
- 月已满:指月亮圆满,通常指满月。
- 青林:青翠的树林。
- 向月:朝着月亮。
- 步溪水:沿着溪水行走。
- 白云遥在天:白云远远地飘在天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祯卿,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其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这首诗是他在凤凰山园中的一系列杂咏之一,反映了他在山中的闲适生活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一个满月的夜晚,徐祯卿在山中漫步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景象。月亮高悬,照亮了石室,青林中的人们尚未入睡,诗人则朝着月光走向溪水边。诗中的“白云遥在天”一句,不仅描绘了远处的白云,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超脱。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石室月已满”:月亮已经升得很高,照亮了石室,营造了一个宁静而明亮的夜晚氛围。
- “青林人未眠”:青翠的树林中,人们还未入睡,可能是因为被美丽的月色所吸引。
- “向月步溪水”:诗人朝着月光走向溪水边,这一动作增添了诗中的动态美。
- “白云遥在天”:白云远远地飘在天边,给人一种宁静和超脱的感觉。
修辞手法:
- 比喻:“白云遥在天”中的“遥在天”比喻了白云的遥远和飘渺。
- 拟人:“月已满”中的“已满”赋予了月亮以人的情感,好像月亮是有意识地升得很高。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自然与宁静。通过对月夜景色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象征着光明和宁静。
- 石室:象征着隐居和宁静。
- 青林:象征着生机和自然。
- 溪水:象征着流动和生命。
- 白云:象征着宁静和超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石室”指的是什么?
A. 山中的石屋或石洞
B. 城市的石建筑
C. 石头的房间
D. 石头的桌子
- 诗中的“月已满”意味着什么?
A. 月亮很亮
B. 月亮很暗
C. 月亮圆满
D. 月亮消失
- 诗中的“白云遥在天”表达了什么?
A. 白云很近
B. 白云很远
C. 白云很低
D. 白云很重
答案: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描绘了月夜的宁静和思乡之情。
-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了山中的宁静和自然美景。
诗词对比:
- 徐祯卿的《凤凰山园杂咏五首 其二 月轩》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山中的宁静和自然美景,但徐祯卿的诗更加注重夜晚的月色和宁静氛围。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诗别裁集》:收录了徐祯卿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丰富的古代诗歌鉴赏资料,有助于深入理解徐祯卿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