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54: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54:56
险倚石屏风,秋涛梦越中。
前朝吟会散,故国讲流终。
北地闻巴狖,南山见碛鸿。
楼高惊雨阔,木落觉城空。
兔满期姚监,蝉稀别楚公。
净瓶光照客,拄杖朽生虫。
平地塔千尺,半空灯一笼。
祝尧谈几句,旋泻海涛东。
在高耸的石屏风前,秋天的波涛让我梦回往昔。
前朝的吟唱会已经散去,故国的故事也随风而逝。
北方听闻巴狖的叫声,南山则目睹了沙碛中的鸿雁。
高楼让我惊叹于雨水的广阔,树木凋零让我感到城市的空旷。
兔子满月之时,姚监的期约已然成空;蝉声稀少,楚公的别离则更显孤独。
净瓶的光芒照耀着客人,而拄杖则因腐朽而生虫。
平地的塔高达千尺,半空的灯光却如一盏孤灯。
祝尧的谈话虽短暂,却如海涛一般向东奔涌而去。
李洞,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作品风格多样,常以抒情和叙事相结合的方式表达个人情感。
此诗作于李洞身处异乡之际,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反映了唐代文人常有的家国情怀。
李洞的《叙事寄荐福栖白》是一首情感深邃的诗作,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故国和往昔的深切怀念。开篇的“险倚石屏风”便是诗人置身于一处险峻的环境中,暗示着他内心的孤独与不安。接着,诗人以“秋涛梦越中”将秋天的波涛与梦境结合,显现了时间的无情与思乡之情的涌动。
在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对前朝吟会的提及,抒发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中“北地闻巴狖,南山见碛鸿”一联,极具对比,传达出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巴狖与鸿雁的意象交错,勾勒出了一幅南北呼应的图景。
整首诗在意象上层次分明,情感上深沉丰富,尤其是最后两句“祝尧谈几句,旋泻海涛东”,则以祝愿的形式,将诗人对未来的期盼与对故乡的思念融为一体,展现了诗人心中那份无尽的情感与深刻的哲思。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思念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借助自然景观的描写,传达了对往事的怀念和对未来的祝愿,表现了唐代文人常有的家国情怀。
诗中提到的“秋涛”,主要象征什么?
A. 时间流逝
B. 自然景观
C. 人情冷暖
“北地闻巴狖,南山见碛鸿”一句表现了什么情感?
A. 归乡之愿
B. 家庭团聚
C. 友情
诗中“净瓶光照客”中的“净瓶”象征什么?
A. 纯洁与真诚
B. 财富与权力
C. 忧伤与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