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4: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4:47
过昭亭哭二弟墓
作者: 张孝祥 〔宋代〕
陌上春风久矣归,
墓头衰草正迷离。
白头未抆三年泪,
黄壤长埋短世悲。
忆昔追游常并辔,
只今独往更题诗。
两儿二弟俱冥漠,
顾影伶俜欲语谁。
春风在陌上已经很久没有归来了,
墓头的衰草正迷迷糊糊。
白发未能擦去三年的泪水,
黄土深埋着短暂的悲哀。
回忆往昔,我们常常并肩游玩,
如今我独自一人去写诗。
两个儿子和二弟都已沉寂无声,
我只能顾影自怜,想要倾诉又无处可说。
该诗表现了诗人对已故亲人的怀念与悲痛,反映了生死离别的主题。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生死常常是诗人抒怀的重要题材,许多诗人通过对墓地、衰草的描写,表达失去亲人的哀伤。诗中通过“春风”“衰草”的意象,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张孝祥,字子美,号东皋,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他以词和诗闻名,作品常表达对人生、自然的感悟和对亲友的怀念,风格清新脱俗,情感真挚。
《过昭亭哭二弟墓》创作于张孝祥失去亲弟之后,正值春日,诗人心中感伤,借景抒情,表达内心的孤独与悲痛。正值社会动荡的南宋时期,生离死别的情感愈加深刻。
张孝祥的《过昭亭哭二弟墓》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对逝去亲人的怀念。整首诗通过描写春风和衰草的对比,营造出一种苍凉而又温婉的氛围。春风象征着生命的希望与复苏,而衰草则暗示着死亡的无情与悲哀。这种对立的意象使得诗中感情更加深邃和复杂。
诗人在第一句中以“陌上春风久矣归”开篇,仿佛在叙述时间的无情流逝,紧接着“墓头衰草正迷离”,将读者带入一种失落的境地。接下来的几句,诗人直面自己的悲痛,“白头未抆三年泪”,让人感受到那种难以释怀的情感。通过回忆往昔与弟弟的游玩,诗人深刻揭示了孤独的痛苦,“只今独往更题诗”,一个人的游历,充满了对亲人的思念与无奈。
最后两句“顾影伶俜欲语谁”,将整首诗推向高潮,作者在面对孤独的影子时,发出无奈的自问,表达了对亲人的深切怀念与悲伤。诗中的情感浓烈而真挚,折射出人对亲情的执着与对生命的思考,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整首诗通过对春风与衰草的对比,表达了生命的无常与亲情的珍贵。诗人对已故亲人的怀念,反映了人们对生命、亲情的深刻思考与感悟,传递出一种哀伤而又深邃的情感。
张孝祥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
b) 宋
c) 元
d) 明
诗中提到的“春风”主要象征什么?
a) 希望与生命
b) 冷酷与死亡
c) 迷茫与困惑
d) 喜悦与欢笑
“顾影伶俜”中的“顾影”指的是什么?
a) 自己的影子
b) 兄弟的影子
c) 朋友的影子
d) 亲人的影子
张孝祥《过昭亭哭二弟墓》与李白《将进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