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3:36: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36:50
原文展示:
菩萨蛮 赠徐君猷笙妓
苏轼
碧纱微露纤掺玉。
朱唇渐煖参差竹。
越调变新声。
龙吟彻骨清。
夜阑残酒醒。
惟觉霜袍冷,
不见敛眉人。
胭脂觅旧痕。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夜晚的情景,轻纱微微透出细腻的光泽,仿佛是掺了玉石般的美丽;朱唇渐渐变得温暖,宛如竹子般参差不齐的姿态。越调的乐曲变换出新的声音,仿佛龙吟般清透入骨。夜深酒意渐醒,唯觉霜冷的袍子,旁边却不见那轻拢眉头的人,只能在胭脂中寻找往日的痕迹。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和政治家。他的作品涵盖诗、词、文、赋等多个领域,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苏轼的诗词以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著称,风格多样,常常融入个人的生活体验与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苏轼流亡期间,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往事的怀念。徐君猷是一位笙妓,苏轼通过这首词表达了对她的欣赏和惆怅之情,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对美与艺术的追求。
诗歌鉴赏:
《菩萨蛮》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婉转的音乐感,展现了夜晚的幽静与情感的复杂。词中运用丰富的意象,如“碧纱”和“朱唇”,不仅描绘了美人的容貌,也传达了深沉的情感。开篇的轻纱微露,给人以梦幻般的感觉,仿佛是夜色中轻柔的风,带来一丝温暖与宁静。
接下来的“越调变新声”与“龙吟彻骨清”,则把音乐与声音的美感引入到词中,增强了词的层次感。随着夜深,酒意渐醒,诗人感受到的却是“霜袍冷”,这时的情感转向孤寂与失落,表现了对美人的思念与追忆。
最后一句“胭脂觅旧痕”,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既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是对现实孤独的感叹。整首词在细腻的描写中融入了深刻的情感,体现了苏轼对生活的感悟与对美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词以夜晚的孤寂和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为主题,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美的渴望。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苏轼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情感的细腻流露。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词中“碧纱微露”形容的是( )
a) 颜色鲜艳
b) 美丽的轻纱
c) 寒冷的夜晚
“霜袍冷”表达的情感是( )
a) 温暖和幸福
b) 孤独与失落
c) 喜悦与惊讶
诗中提到的“越调”指的是( )
a) 一种乐器
b) 一种音乐调式
c) 一种舞蹈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以上是对《菩萨蛮 赠徐君猷笙妓》的全方位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经典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