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45: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45:32
欲荒三径负归期,魂梦何曾到短篱。
九辩不歌陶令老,清香还许入谁诗。
想要荒废那三条小径,却又负了归期,灵魂和梦境何曾到达那短短的篱笆边?九辩的歌声不再传唱陶渊明的老去,清香的菊花又能被谁的诗歌所赞美?
施枢的《对菊》通过对菊花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开头的“欲荒三径负归期”传达了一种对归隐生活的渴望,却又因时间的流逝而感到无奈,似乎在说即使想要归隐,也难以逃避现实的束缚。接着“魂梦何曾到短篱”,诗人以短篱象征隐逸生活的理想场所,但即便是梦境也未能抵达,表现出一种无力感。
后两句“九辩不歌陶令老,清香还许入谁诗”则提到陶渊明,暗示对古代隐士的怀念,同时表达了对当下文学环境的失望,认为即使是菊花的清香,也难以被后人所重视。这种对现代与古代对比的感慨,体现了施枢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简洁而意蕴深远,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以及对当代文学环境的失望,传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为对《对菊》的全面分析,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意境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