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过水心寺访芝上人

《过水心寺访芝上人》

时间: 2025-07-27 22:56:10

诗句

行年四十发已斑,似梦非梦寄人间。

数日秋风稍强健,闲寻戒律过南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2:56:10

原文展示:

过水心寺访芝上人
作者: 沈辽 〔宋代〕

行年四十发已斑,
似梦非梦寄人间。
数日秋风稍强健,
闲寻戒律过南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年过四十,头发已经变白,仿佛是梦又似梦的生活寄托在世间。最近几日的秋风略显强劲,我悠然地游览南山,寻访修行的道理。


注释:

字词注释

  • 行年:年龄,指“行走的年岁”。
  • 发已斑:头发已经白了,表示年岁已高。
  • 似梦非梦:形容生活状态模糊不清,像梦一样虚幻。
  • 寄人间:寄托于人世,生活在世间的感慨。
  • 戒律:佛教或道教的规条和法则。
  • 南山:指南方的山脉,常用来代表隐士的栖息地。

典故解析
“南山”常被用来指代隐者的居所,象征着与世无争的生活方式。隐士往往追求清净和自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辽是宋代的一位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但其诗作多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常表达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沈辽中年时期,表达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修行、自然的向往。在经历了四十年的风雨后,诗人开始反思生活的意义,寻求内心的宁静。


诗歌鉴赏:

这首《过水心寺访芝上人》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开篇以“行年四十发已斑”引入,直截了当地表明了诗人的年龄与身体状况,立刻带给读者一种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人似乎在自问,四十年来的生活是否如同一场梦,带着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哲思。

接下来,诗人提到“数日秋风稍强健”,秋风的强劲象征着生命的力量与变化,让人感受到自然的无常与生命的脆弱。在这种背景下,诗人选择“闲寻戒律过南山”,这不仅是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也反映出他希望能在纷繁世界中找到一处清净之地,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整首诗意境深远,既有对生命的反思,也有对自然的向往,融合了哲理与诗意,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行年四十发已斑”:表明诗人已到中年,头发花白,暗示岁月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似梦非梦寄人间”:人生如梦,既真实又虚幻,寄托着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慨。
  • “数日秋风稍强健”:秋风的强劲带来了一种生命的力量感,象征着自然的变化。
  • “闲寻戒律过南山”:诗人在忙碌的生活中寻求宁静,向往一种与世无争的生活状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作梦,表现出对生活的哲学思考。
  • 对仗:如“似梦非梦”,增强了诗的音乐感和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我年龄的反思,传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悟,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修行生活的渴望,体现了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风: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变化。
  • 南山:隐喻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代表清净与远离尘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几岁时写下这首诗?

    • A. 30岁
    • B. 40岁
    • C. 50岁
  2. 诗中提到的“南山”象征什么?

    • A. 事业
    • B. 隐逸生活
    • C. 家庭
  3. “似梦非梦”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什么感受?

    • A. 甜蜜
    • B. 迷茫
    • C. 快乐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王维与沈辽同样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但王维的诗更注重自然的描写,而沈辽则侧重于个人的内心感受与哲学思考。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沈辽生平与作品研究》

相关查询

送石秀才 八月十五夜玩月 故太常卿赠礼部尚书李公及夫人挽歌二首 和徐侍郎书丛筱韵 登栖霞寺塔 途次维扬望京口寄白下诸公 太白祠 至南旺 舟中立秋 燕子矶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長字旁的字 截然不同 藴积 禹穴 白手起家 禾字旁的字 包含仇的词语有哪些 攀橑 有权有势 横忧 斗字旁的字 隹字旁的字 域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渺然一身 人平不语 丨字旁的字 通幽动微 包含疯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