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22: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22:51
慈恩寺东楼
曹松 〔唐代〕
寺楼凉出竹,非与曲江赊。
野火流穿苑,秦山叠入巴。
风梢离众叶,岸角积虚沙。
此地钟声近,令人思未涯。
这座寺庙的楼阁在凉爽的竹林中,难以与曲江的水流相比。
野火在园中流窜,秦山重重叠叠地向巴蜀延伸。
风吹动树梢,岸边积聚着无形的沙子。
在这里,钟声如近在咫尺,使人不禁思念起无尽的远方。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曹松,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被后人所称道。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时代背景是唐朝的文化繁荣与诗歌的兴盛。曹松作为诗人,可能是在寺庙中游览时,感受到自然与人文的交融,写下此诗。
《慈恩寺东楼》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的诗作。诗中通过“寺楼凉出竹”的描写,展现了寺庙环境的清幽和宁静,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接着提到“野火流穿苑”,则将读者的视野引向了自然的狂野与生机,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暗示着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复杂而又紧密。
“秦山叠入巴”则通过地理意象,描绘出一幅辽阔的山水画面,使人心生向往,仿佛置身于壮丽的自然之中。同时“风梢离众叶”又将自然的细腻之处展现出来,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致观察。
最后一句“此地钟声近,令人思未涯”,不仅是对寺庙钟声的描写,也引发了对人生、时间和空间的思考,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与思念的情感。因此,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哲思与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寺庙的静谧与自然的狂野为背景,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时间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美好境界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寺楼凉出竹”意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秦山叠入巴”意指?
诗中“此地钟声近”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