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临水亭

《临水亭》

时间: 2025-05-02 12:42:49

诗句

只怪素亭黏黛色,溪烟为我染莓苔。

欲知源上春风起,看取桃花逐水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42:49

原文展示:

只怪素亭黏黛色,溪烟为我染莓苔。
欲知源上春风起,看取桃花逐水来。

白话文翻译:

只怪那素雅的亭子沾染了黛色,溪水的烟雾为我染上了莓苔的颜色。想要知道源头上春风何时吹起,看看那桃花是如何顺着水流而来的。

注释:

  • 素亭:指的是白色的亭子,素雅无华。
  • 黛色:指深青色,形容亭子被周围环境的颜色染上了。
  • 溪烟:指溪水上升起的雾气或烟雾。
  • 莓苔:指生长在湿润环境中的苔藓,通常呈现绿色。
  • 春风:春天的风,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 桃花:象征春天和美好的事物。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提及的“桃花逐水来”可以联想到古代诗词中桃花常用来象征春天与美好的爱情,如《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世外桃源。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施肩吾,唐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细腻,风格清新。
  •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创作于施肩吾游历山水之间,受到自然景色的启发,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与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临水亭》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自然的美景,诗中通过“素亭”和“溪烟”的对比,展现了亭子的清雅和周围环境的融合。亭子在水边,烟雾缭绕,营造出一种幽静、朦胧的意境。诗人用“只怪”开头,仿佛在自责,实际上却是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知与融入。

接下来的“欲知源上春风起,看取桃花逐水来”则是诗歌的高潮,诗人通过桃花的意象,引出了春天的气息。这一联不仅描绘了春风的温暖,还暗示了生机与希望。桃花的漂流,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自然的变化,体现了诗人对生命与自然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情景交融,表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展示了唐代诗人对山水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只怪素亭黏黛色:指亭子因周围环境而变得暗淡,暗示了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 溪烟为我染莓苔:溪水的烟雾在滋养苔藓,表现了自然的生生不息。
    • 欲知源上春风起:引出春天的主题,表达对春天的期待。
    • 看取桃花逐水来:桃花随着水流而来,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春天的到来。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亭子和溪水的颜色进行对比,突出环境的美。
    • 拟人:桃花“逐水来”,赋予了花朵生命,营造了生动的意象。
    • 对仗:首联和次联的结构对称,使诗句更具韵律感。
  •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 素亭:象征清雅与宁静。
  • 溪烟:象征自然的神秘与变幻。
  • 莓苔:代表生命的顽强与自然的美丽。
  • 桃花:象征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素亭”指的是什么颜色的亭子?

    • A. 红色
    • B. 白色
    • C. 绿色
  2. “看取桃花逐水来”中的“取”字意指什么?

    • A. 拿
    • B. 看
    • C. 观察
  3. 这首诗主要描绘了什么季节的景象?

    • A. 夏天
    • B. 秋天
    • C. 春天

答案

  1. B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孟浩然《望洞庭》

诗词对比:

  • 施肩吾的《临水亭》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但前者更注重细腻与温情,后者则表现出壮阔与远见。两首诗在意境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通史》
  • 《诗词鉴赏与解析》

相关查询

海棠 祝英台 临江仙(席上次元明韵) 鹧鸪天(总咏) 看花回(张守生日) 玉真台 浣溪沙 满江红 其三 汪秘监席上作 鹧鸪天(为韩漕无咎寿) 鹧鸪天·醉拈花枝舞翠翘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毕壤 龝字旁的字 伶仃孤苦 口字旁的字 咬文啮字 水木明瑟 直吐胸怀 谈优务劣 阜字旁的字 残冬腊月 涓缕 曾史 黄童白颠 大字旁的字 靑字旁的字 包含奋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