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石犀行

《石犀行》

时间: 2025-05-05 23:38:25

诗句

君不见秦时蜀太守,刻石立作三犀牛。

自古虽有厌胜法,

天生江水向东流。

蜀人矜夸一千载,泛溢不近张仪楼。

今年灌口损户口,此事或恐为神羞。

终藉堤防出众力,

高拥木石当清秋。

先王作法皆正道,鬼怪何得参人谋。

嗟尔三犀不经济,缺讹只与长川逝。

但见元气常调和,

自免洪涛恣凋瘵。

安得壮士提天纲,再平水土犀奔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3:38:25

诗词名称: 石犀行

作者: 杜甫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君不见秦时蜀太守,刻石立作三犀牛。
自古虽有厌胜法,天生江水向东流。
蜀人矜夸一千载,泛溢不近张仪楼。
今年灌口损户口,此事或恐为神羞。
终藉堤防出众力,高拥木石当清秋。
先王作法皆正道,鬼怪何得参人谋。
嗟尔三犀不经济,缺讹只与长川逝。
但见元气常调和,自免洪涛恣凋瘵。
安得壮士提天纲,再平水土犀奔茫。


白话文翻译:

你可曾看到秦朝时蜀地的太守,为了纪念三犀牛而在石头上刻下了它们的形象。自古以来虽然有驱邪避凶的法门,但江水天生向东流动,无法改变。蜀地的人夸耀了千年,但水灾泛滥却没有靠近张仪的楼台。今年的灌口损失了许多人家,此事或许让神灵也感到羞愧。最终还是要依靠堤防的力量,才能高高地支撑木石,抵挡清秋的侵袭。先王制定的法令都是正道,鬼怪何以敢参与人的谋划呢?可叹这三犀牛不经济,缺乏力量只随着长江奔流而去。只见自然的气息始终保持和谐,才能免于洪水的肆意侵袭。如何才能找到壮士提起天纲,再次平定水土,让犀牛不再迷茫?


注释:

字词注释:

  • 犀牛: 一种大型哺乳动物,象征力量与坚韧。
  • 厌胜法: 祭祀或法术,用于驱邪避凶。
  • 神羞: 指让神灵感到羞愧。

典故解析:

  • 张仪: 战国时期的著名政治家,蜀地的崇拜与水灾形成对比。
  • 三犀牛: 可能指的是三种力量或象征,反映了自然与人力的较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字子美,号杜工部,唐代著名诗人,与李白并称,号称“诗圣”。他的诗歌内容丰富,风格沉郁,尤其关注民生与社会。

创作背景: 《石犀行》创作于杜甫晚年,正值安史之乱后社会动荡,人民困苦,诗中流露出对自然灾害的无奈与对社会责任的思考。


诗歌鉴赏:

《石犀行》是杜甫对蜀地自然与人力关系的深刻反思。诗中通过描写蜀地的水灾,展现了自然对人类的无情压迫以及人类在自然面前的脆弱。杜甫以“三犀牛”象征蜀地的骄傲与无奈,表现出即使有古老的法术和智慧,也无法改变自然的力量。诗中反复提到的“堤防”和“壮士”则强调了人类在面对自然灾害时的努力与无力感。

此外,诗中通过对比“先王作法皆正道”,表现出对古代治国理念的追忆与怀念,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混乱的忧虑。整首诗以严肃的语气,结合丰富的意象,展现出深邃的哲思和对现实的直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君不见秦时蜀太守,刻石立作三犀牛: 提出问题,提醒读者关注蜀地的历史。
  • 自古虽有厌胜法,天生江水向东流: 指出自然法则不可改变。
  • 蜀人矜夸一千载,泛溢不近张仪楼: 讽刺蜀地人对昔日辉煌的自满,实际上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
  • 今年灌口损户口,此事或恐为神羞: 形象地描绘出水灾带来的损失。
  • 终藉堤防出众力: 强调了人力的重要性。
  • 先王作法皆正道: 引用历史,反映对古代治国理想的追溯。
  • 嗟尔三犀不经济: 表达对蜀地现状的无奈和失望。

修辞手法:

  • 比喻: 三犀牛象征力量与刚毅。
  • 对仗: 诗句中不少使用对仗,增强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核心是自然与人力的斗争,表达了在面对自然灾害时人类的脆弱与无奈,同时也反映了对古代治国理想的追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三犀牛: 象征力量,但也代表蜀地的骄傲与无奈。
  • 江水: 自然力量的象征,流动不息,无法被控制。
  • 堤防: 人类抗争自然的努力,体现出人类的智慧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石犀行》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三犀牛”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力量与骄傲
    • C) 文化
  3. 诗中提到的水灾影响了谁?

    • A) 神灵
    • B) 人民
    • C) 动物

答案:

  1. B) 杜甫
  2. B) 力量与骄傲
  3. B) 人民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 杜甫
  • 《登高》 - 杜甫

诗词对比: 对比杜甫的《石犀行》和李白的《庐山谣》,可以看到杜甫关注人间疾苦的现实主义风格,而李白则倾向于表现个体情感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杜甫诗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杜甫传》

以上内容为《石犀行》的详细解析与学习资料,希望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深刻内涵与艺术魅力。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一枝春 淡巴菰 一枝春 梅雨闷人次草窗酒边闻歌韵 一枝春 一枝春 一枝春·同吴竹屿赋招张古樵诸子 一枝春 忆别 一枝春·堪嗟肉傀儡 一枝春 流求笔 合欢带 花烛辞 合欢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四百字作文怎么写?这份四百字作文写作指南,让你轻松掌握写作技巧_作文写作不发愁 四点底的字 套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单耳刀的字 龙老字的笔顺怎么写?龙老字笔顺详解,助你规范书写汉字_汉字笔顺学习 在殡 填街溢巷 连音 童字篆书书写指南_篆书童字写法详解 石字旁的字 张大其事 顿足捩耳 也字开头的成语大全_也字成语汇总 紫玉成烟 彐字旁的字 包含甫的词语有哪些 二字旁的字 想望风采 东床娇婿 深窅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