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文献太子挽歌词五首

《文献太子挽歌词五首》

时间: 2025-05-08 01:57:03

诗句

国有承祧重,人知秉哲尊。

清风来望苑,遗烈在东藩。

此日升缑岭,何因到寝门。

天高不可问,烟霭共昏昏。

夏启吾君子,周储上帝宾。

音容一飘忽,功业自纷纶。

露泣承华月,风惊丽正尘。

空馀商岭客,行泪下宜春。

出处成交让,经纶有大功。

泪碑瓜步北,棠树蒜山东。

百揆方时叙,重离遂不融。

故臣偏感咽,曾是叹三穷。

甲观光阴促,园陵天地长。

箫笳咽无韵,宾御哭相将。

盛烈传彝鼎,遗文被乐章。

君臣知己分,零泪乱无行。

彩仗清晨出,非同齿胄时。

愁烟锁平甸,朔吹绕寒枝。

楚客来何补,缑山去莫追。

回瞻飞盖处,掩袂不胜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57:03

原文展示:

文献太子挽歌词五首 徐铉 〔唐代〕

国有承祧重,人知秉哲尊。清风来望苑,遗烈在东藩。此日升缑岭,何因到寝门。天高不可问,烟霭共昏昏。夏启吾君子,周储上帝宾。音容一飘忽,功业自纷纶。露泣承华月,风惊丽正尘。空馀商岭客,行泪下宜春。出处成交让,经纶有大功。泪碑瓜步北,棠树蒜山东。百揆方时叙,重离遂不融。故臣偏感咽,曾是叹三穷。甲观光阴促,园陵天地长。箫笳咽无韵,宾御哭相将。盛烈传彝鼎,遗文被乐章。君臣知己分,零泪乱无行。彩仗清晨出,非同齿胄时。愁烟锁平甸,朔吹绕寒枝。楚客来何补,缑山去莫追。回瞻飞盖处,掩袂不胜悲。

白话文翻译:

国家有继承大统的重任,人们都知道他的智慧和尊贵。清风从望苑吹来,他的英名留在东边的藩国。今天他升上了缑岭,为何能到达寝门。天高不可问,烟雾和昏暗共存。夏启是我的君子,周储是上帝的宾客。他的音容一瞬间飘忽,功业自然纷繁。露水在承华月下哭泣,风惊动了丽正的尘埃。只剩下商岭的客人,行泪落在宜春。出仕和隐退都交出了让步,经纶有大功。泪碑在瓜步北,棠树在蒜山东。百揆正在时序,重离却不融合。故臣特别感伤,曾经叹息三次穷困。甲观光阴短暂,园陵天地长久。箫笳呜咽无韵,宾客和御者哭泣相伴。盛烈的传说传遍彝鼎,遗文被乐章所覆盖。君臣知己分别,零泪乱无章。彩仗清晨出发,不同于齿胄时。愁烟笼罩平甸,北风吹绕寒枝。楚客来有何补益,缑山去无法追回。回头看飞盖之处,掩袂不胜悲。

注释:

字词注释:

  • 承祧:继承大统。
  • 秉哲:具有智慧。
  • 望苑:古代宫苑名。
  • 缑岭:山名,传说中的仙山。
  • 寝门:古代帝王陵墓的门。
  • 夏启、周储:古代贤君。
  • 纷纶:纷繁复杂。
  • 承华月:承受月光的华美。
  • 丽正:美好的正道。
  • 商岭:山名。
  • 宜春:地名,宜春宫。
  • 出处:出仕和隐退。
  • 交让:交出让步。
  • 经纶:治理国家。
  • 泪碑:纪念碑。
  • 瓜步:地名。
  • 棠树:树名。
  • 蒜山:山名。
  • 百揆:古代官职。
  • 重离:重重的离别。
  • 故臣:旧时的臣子。
  • 甲观:观察。
  • 园陵:帝王的陵墓。
  • 箫笳:乐器。
  • 彝鼎:古代礼器。
  • 遗文:遗留下的文字。
  • 彩仗:仪仗。
  • 齿胄:古代贵族子弟的学宫。
  • 愁烟:忧愁的烟雾。
  • 朔吹:北风。
  • 楚客:楚地的客人。
  • 飞盖:飞驰的车盖。
  • 掩袂:掩面。

典故解析:

  • 夏启、周储:指古代贤君夏启和周公旦,用以比喻文献太子的贤德。
  • 缑岭、寝门:指文献太子的升天和安葬,象征其高贵和神圣。
  • 商岭客、宜春:指诗人在商岭和宜春的感慨,表达对文献太子的怀念和哀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铉,唐代诗人,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他是南唐的文学家,也是南唐后主李煜的亲信。徐铉的诗风清新,擅长写景抒情,其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时事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为文献太子所作的挽歌,文献太子是南唐后主李煜的儿子,早逝。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文献太子的哀悼和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文献太子的哀悼,展现了诗人对逝去君子的深切怀念和对国家未来的忧虑。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如“清风来望苑”、“露泣承华月”等,营造出一种哀而不伤、悲而不怨的氛围。诗人通过对文献太子的赞美,表达了对贤德君子的向往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是一首优秀的挽歌作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国有承祧重,人知秉哲尊。”:国家有继承大统的重任,人们都知道他的智慧和尊贵。
  2. “清风来望苑,遗烈在东藩。”:清风从望苑吹来,他的英名留在东边的藩国。
  3. “此日升缑岭,何因到寝门。”:今天他升上了缑岭,为何能到达寝门。
  4. “天高不可问,烟霭共昏昏。”:天高不可问,烟雾和昏暗共存。
  5. “夏启吾君子,周储上帝宾。”:夏启是我的君子,周储是上帝的宾客。
  6. “音容一飘忽,功业自纷纶。”:他的音容一瞬间飘忽,功业自然纷繁。
  7. “露泣承华月,风惊丽正尘。”:露水在承华月下哭泣,风惊动了丽正的尘埃。
  8. “空馀商岭客,行泪下宜春。”:只剩下商岭的客人,行泪落在宜春。
  9. “出处成交让,经纶有大功。”:出仕和隐退都交出了让步,经纶有大功。
  10. “泪碑瓜步北,棠树蒜山东。”:泪碑在瓜步北,棠树在蒜山东。
  11. “百揆方时叙,重离遂不融。”:百揆正在时序,重离却不融合。
  12. “故臣偏感咽,曾是叹三穷。”:故臣特别感伤,曾经叹息三次穷困。
  13. “甲观光阴促,园陵天地长。”:甲观光阴短暂,园陵天地长久。
  14. “箫笳咽无韵,宾御哭相将。”:箫笳呜咽无韵,宾客和御者哭泣相伴。
  15. “盛烈传彝鼎,遗文被乐章。”:盛烈的传说传遍彝鼎,遗文被乐章所覆盖。
  16. “君臣知己分,零泪乱无行。”:君臣知己分别,零泪乱无章。
  17. “彩仗清晨出,非同齿胄时。”:彩仗清晨出发,不同于齿胄时。
  18. “愁烟锁平甸,朔吹绕寒枝。”:愁烟笼罩平甸,北风吹绕寒枝。
  19. “楚客来何补,缑山去莫追。”:楚客来有何补益,缑山去无法追回。
  20. “回瞻飞盖处,掩袂不胜悲。”:回头看飞盖之处,掩袂不胜悲。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清风来望苑”比喻文献太子的清高和纯洁。
  • 拟人:如“露泣承华月”将露水拟人化,表达哀思。
  • 对仗:如“国有承祧重,人知秉哲尊”对仗工整,增强语言美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文献太子的哀悼,表达了对贤德君子的怀念和对国家未来的忧虑。诗人通过对文献太子的赞美,展现了对贤德君子的向往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清风:象征纯洁和高尚。
  • 望苑:象征宫廷和权力。
  • 缑岭:象征神圣和超脱。
  • 寝门:象征安息和永恒。
  • 露泣:象征哀伤和怀念。
  • 风惊:象征动荡和不安。
  • 商岭客:象征孤独和哀思。
  • 宜春:象征宫廷和美好。
  • 泪碑:象征纪念和哀悼。
  • 棠树:象征生命和希望。
  • 愁烟:象征忧愁和迷茫。
  • 朔吹:象征寒冷和凄凉。
  • 飞盖:象征离去和无法挽回。
  • 掩袂:象征悲伤和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缑岭”象征什么? A. 神圣和超脱 B. 动荡和不安 C. 孤独和哀思 D. 忧愁和迷茫

  2. “露泣承华月”中的“露泣”象征什么? A. 纯洁和高尚 B. 哀伤和怀念 C. 生命和希望 D. 寒冷和凄凉

  3. 诗中提到的“文献太子”是谁? A. 南唐后主李煜的儿子 B. 唐代诗人徐铉的儿子 C. 夏启 D. 周储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表达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 杜甫的《春望》:表达了对国家动荡和人民苦难的关切。

诗词对比:

  • 徐铉的《文献太子挽歌词五首》与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两者都表达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但徐铉的诗更加注重对文献太子的哀悼和对贤德君子的赞美。
  • 徐铉的《文献太子挽歌词五首》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表达了对国家动荡和人民苦难的关切,但徐铉的诗更加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杜甫的诗更加注重社会现实的反映。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徐铉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徐铉诗歌的重要资料。
  • 《南唐二主词》:收录了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作,可以了解南唐文学的风格和特点。
  • 《唐诗三百首》:收录了唐代众多诗人的代表作,是了解唐代诗歌的重要读物。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南歌子 南歌子 其一 独坐蔗庵 南歌子 其三 最忆 南歌子 题画二首 其一 南歌子 游西山舟中 南歌子 南歌子 南歌子 其二 别怨 南歌子 其一 闺情 南歌子两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繁体字16画常用字汇总_繁体字16画汉字详解 张范 甘字旁的字 胶柱调瑟 描写冬天美景的诗_精选冬日诗句与赏析 一丝不乱 擐甲执兵 纸上空谈 危言覈论 龝字旁的字 涵濡 琼繁体字书写指南_琼的繁体字怎么写 包含缬的词语有哪些 幾字旁的字 殳字旁的字 立部首的字有哪些?带立部首的汉字大全 山屹塔 阶下囚 少字头汉字大全及解释_汉字偏旁学习 八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