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壬寅年南游离白沙

《壬寅年南游离白沙》

时间: 2025-05-01 03:25:53

诗句

木杪日未升,四野落寒雾。

昏濛失冈峦,咫尺见行路。

我独何区区,犯此寒色去。

重伤寄蹇身,百事已迟暮。

既不早冲跃,要津先自据,又无二顷田,林泉闭门户。

方此念友朋,升斗活车鲋。

行行乖素心,芒刺欲谁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25:53

原文展示:

木杪日未升,四野落寒雾。
昏濛失冈峦,咫尺见行路。
我独何区区,犯此寒色去。
重伤寄蹇身,百事已迟暮。
既不早冲跃,要津先自据,
又无二顷田,林泉闭门户。
方此念友朋,升斗活车鲋。
行行乖素心,芒刺欲谁负。

白话文翻译:

在树梢上,太阳尚未升起,四周弥漫着寒冷的雾气。
朦胧中失去视线,连山峦也看不清,只能在咫尺的路上行走。
我独自一人,心中何能安宁,偏偏要在这个寒冷的时节出行。
身心俱疲,已经重伤,万事都已进入迟暮之年。
既然无法早早地冲破困境,那就先在要津处稳住脚步。
但又没有两亩田地,林泉的门也关闭了。
此时思念起朋友,生活如同升斗小民,辛苦忙碌。
每一步都与心愿相违,心中如同刺扎般痛苦,究竟是为了何人承受这些呢?

注释:

  • 木杪:树梢。
  • 日未升:太阳尚未升起。
  • 昏濛:模糊不清,形容视线不清楚。
  • 咫尺:形容距离很近。
  • 区区:渺小,微不足道。
  • 重伤:身心俱疲,受到严重打击。
  • 迟暮:指老年,生活的晚期。
  • 要津:重要的渡口或交通要道。
  • 二顷田:指很小的土地面积,形容贫困。
  • 林泉:指山林和泉水,象征隐逸生活。
  • 升斗活车鲋:比喻微薄的生活,像小鱼一样挣扎求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刚中,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诗歌常常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思考深度。

创作背景:

《壬寅年南游离白沙》作于诗人南游之际,反映了他的游历心情和对故友的思念。此时正值寒冬,诗人心中充满了对生活的感慨与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寒冷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开头两句以“木杪日未升,四野落寒雾”描绘了清晨的寒冷气氛,营造出一种孤寂的环境。诗人独自一人行走在寒色中,心中充满对人生的无奈与思考。接下来的“重伤寄蹇身,百事已迟暮”则显露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哀伤,透出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诗中还提到“既不早冲跃,要津先自据”,表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无奈和对生存的思考。在没有田地和林泉的情况下,诗人感到生活的艰难与压力。最后几句中,诗人对友朋的思念与生活的苦涩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深刻的生活反思。

整首诗意象鲜明,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的思考以及对友谊的渴望,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木杪日未升,四野落寒雾。
    描述清晨的宁静与寒冷,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

  2. 昏濛失冈峦,咫尺见行路。
    环境朦胧,只能依稀辨认出行走的道路,表现出迷茫感。

  3. 我独何区区,犯此寒色去。
    表达诗人的孤独与无奈,质问自己为何选择在寒冷中出行。

  4. 重伤寄蹇身,百事已迟暮。
    诗人感到身心俱疲,生活已进入晚期,充满对未来的无望。

  5. 既不早冲跃,要津先自据,
    反映诗人面对困境的无奈,不得不稳住脚步。

  6. 又无二顷田,林泉闭门户。
    形容贫困与生活的窘迫,无法依靠自然的馈赠。

  7. 方此念友朋,升斗活车鲋。
    表达对朋友的思念和对生活艰辛的感慨。

  8. 行行乖素心,芒刺欲谁负。
    反映出内心的挣扎与困惑,质问到底是为了谁而承受这些痛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比作“升斗活车鲋”,形象地表现了生活的艰辛。
  • 对仗:整首诗语言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寒色象征沮丧与孤独,田地象征生计与希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无奈与思考,表现出对友情的渴望和对命运的感慨,体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意象分析:

  • 寒雾:象征孤独与迷茫。
  • 冈峦:代表人生的坎坷与阻碍。
  • 田地:象征生计与希望。
  • 友朋:象征情感的寄托与生活的支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木杪日未升”意指什么?
    A. 太阳已经升起
    B. 太阳尚未升起
    C. 太阳在落山

  2. 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是怎样的?
    A. 愉悦
    B. 无奈
    C. 兴奋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月下独酌》:同样表现孤独与思考,但更侧重于酒醉后的情感宣泄,风格上更为豪放。
  • 《春望》:反映战乱与忧国情怀,情感更加沉重,展现出对国家命运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文观止》
  • 相关的文学研究论文与评论集。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点绛唇·气体冲融 减字木兰花 醉落魄/一斛珠 点绛唇·乐事难并 菩萨蛮 诉衷情·闲中一卷圣贤书 醉落魄(咏秋十首) 临江仙(车驾朝享景灵宫,久雨,一夕开霁) 春光好 西江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疑今察古 县道 西字头的字 又字旁的字 手字旁的字 各打五十大板 念念不舍 巳字旁的字 施恩望报 老莱子 卖恶 嬖御士 尸字头的字 包含薤的词语有哪些 鸣钟食鼎 河东狮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