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4:17: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4:17:46
送长安罗少府
作者:朱庆馀 〔唐代〕
科名再得年犹少,
今日休官更觉贤。
去国已辞趋府伴,
向家还入渡江船。
雪晴新雁斜行出,
潮落残云远色鲜。
在处若逢山水住,
到时应不及秋前。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在科举中再次取得名次,年纪依然很轻;今天辞去官职,反而觉得自己更加贤明。离开国家已经告别了追随官府的同伴,回家的路上正乘船渡江。雪后天晴,新来的大雁斜着飞出来;潮水退去,残云在远处显得格外鲜艳。无论在哪里,若是遇到山水的美丽景致,那时的心情应当不及秋天之前的愉悦。
此诗并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倦以及对自然山水的向往,反映出了一种士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朱庆馀(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生于盛唐时期,受其政治与文化繁荣的影响,他的诗作多描写人情世故与自然景观。
此诗创作于诗人辞官之际,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活的感慨和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唐代士人对政治现实的失望与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朱庆馀的《送长安罗少府》以简练而形象的笔触,描绘了身处官场的士人对官职的感悟与对自然的向往。诗的开头“科名再得年犹少”表明了年青的诗人已在科举中获得成功,但却因辞官而感到更具智慧,反映了他对名利的淡泊与对自我价值的重新审视。接下来的“去国已辞趋府伴”展现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告别,充满了一种释然的感觉。
诗中的自然景象描写尤为生动,“雪晴新雁斜行出,潮落残云远色鲜”通过细腻的观察,展现了自然界的优美与变化,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结尾“在处若逢山水住,到时应不及秋前”则传达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令人感受到一种归隐山水的理想。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高远,展现了唐代士人普遍的生活态度及其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历史意义。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失望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自由的渴望,传达了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诗中提到的“科名”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官场的态度是:
诗中“雪晴新雁斜行出”描绘的是: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其风格与朱庆馀相似,皆反映了唐代士人对政治的失望与对自然的热爱。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则通过对历史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由的向往,尽管主题不同,但均体现了士人的情怀与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