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1:23: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1:23:57
虫声已尽菊花干,共立松阴向晚寒。
对酒看山俱惜去,不知斜月下栏干。
虫鸣的声音已经消失,菊花也显得枯萎,我们在松树的阴影下,一起感受着傍晚的寒意。面对酒杯,看着山景都感到不舍,不知不觉斜月已经西沉,映照在栏杆上。
《刘补阙西亭晚宴》是一首极具秋韵和人生哲思的诗作。诗中通过描写傍晚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瞬间的珍惜。开篇以“虫声已尽菊花干”引入,既呈现了秋天的静谧,也暗示了生命的无常与凋零。此时,诗人和友人共同站在松树的阴影下,感受着晚秋的寒意,显得格外温馨而又略显忧伤。
接着,诗人对酒而歌,凝视着远山,心中充满了不舍。这种惋惜不仅是对美丽山水的留恋,更是对逝去时光的无奈。最后一句“斜月下栏干”则将情景推向高潮,月光斜照,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时光。整首诗情景交融,情感真挚,展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秋日景象的描写,表现出诗人对生命短暂和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惋惜,折射出一种对岁月流逝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声音是什么?
诗人和友人在哪里感受寒意?
“斜月下栏干”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