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3:26: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3:26:13
七松亭上望秦川,高鸟闲云满目前。已比子真耕谷口,岂同陶令卧江边。临崖把卷惊回烧,扫石留僧听远泉。明月影中宫漏近,珮声应宿使朝天。
在七松亭上眺望秦川,眼前飞翔的高鸟和悠闲的云彩尽收眼底。已经和子真一样在谷口耕作,怎么能和陶渊明一样在江边安卧呢?在悬崖边卷起书卷,惊起火光,扫去石头留下僧人听远处的泉水声。明月的影子下,宫中的漏壶声渐近,佩环的声响似乎应和着宿夜的使者朝天而去。
张乔,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风格清新自然,具有浓厚的个人情感和哲理思考。
《七松亭》写于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际,可能是在一次游玩中,感受到自然的宽广与人世的繁忙形成鲜明对比。
《七松亭》通过描绘自然风光与个人情感,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诗的开头以“七松亭上望秦川”引入,展现出一幅宏伟的自然风景,给人以开阔的视觉感受。高鸟与闲云的描绘,不仅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也象征着作者内心的宁静与自由。接下来的“已比子真耕谷口,岂同陶令卧江边”,则进一步将自己与古代隐士进行对比,表达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临崖把卷惊回烧,扫石留僧听远泉”这一句,透露出一种静谧的场景,诗人似乎在悬崖边阅读,享受着一份恬淡的生活。而最后两句“明月影中宫漏近,珮声应宿使朝天”则启示出一种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感悟,明月与夜的声音交织出一种灵动的画面,令人深思。
整体来看,诗歌既有自然景色的描绘,又有哲理的思考,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与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选择的思考,体现了对自由、宁静和理想生活的追求。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子真”指的是哪位诗人?
填空题:诗的最后一句中提到的“珮声”代表了_____。
判断题:诗中表现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