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48: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48:14
旧寺长桐孙,朝天是圣恩。
谢公诗更老,萧傅道方尊。
白法知深得,苍生要重论。
若为将此望,心地向空门。
这座古老的寺庙中长着高大的桑树,早晨的阳光洒在这里,显得格外的恩惠。谢灵运的诗句更加古老,萧道成的道理更加深远。白法大师的智慧深厚,关心苍生的道理亟待重视。如果想要追求这种理想,就应该把心灵向空门敞开。
作者介绍:杨巨源,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时期,诗风清新脱俗,擅长山水诗与五律,作品常蕴含禅意。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寺庙环境中,表现了诗人对古寺的敬仰,以及对佛教哲理的追求与思考,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宗教和自然的崇尚。
这首诗以古寺为背景,通过描写自然景象和历史人物,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思想的认同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的开头以“旧寺长桐孙”引入,树木的生命力象征着历史的延续与传统的厚重。接着提到的“朝天是圣恩”,则是佛教对众生的慈悲,暗示着人们应以感恩的心态面对生活。
中间部分提到的历史人物,如谢灵运和萧道成,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敬仰与追寻。尤其是对“白法”的提及,强调了禅理的深厚,展现了对智慧的渴望。最后一句“心地向空门”,则是诗人对自身追求的总结,强调了心灵解脱的重要性。
这首诗不仅是一幅自然与人文交融的画卷,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展现了唐代文人对生命、宗教与自然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古代文化的尊重、对佛教智慧的追求,以及对社会责任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真谛的探求。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谢公”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心地向空门”中的“空门”意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