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寄淮上柳十三

《寄淮上柳十三》

时间: 2025-05-07 17:03:05

诗句

苇萧中辟户,相映绿淮流。

莫讶春潮阔,鸥边可泊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7:03:05

原文展示:

苇萧中辟户,相映绿淮流。
莫讶春潮阔,鸥边可泊舟。

白话文翻译:

在芦苇荡中开辟了一个小门,映衬着碧绿的淮水流淌。
不要惊讶于春潮的浩荡,鸥鸟旁边是可以停泊船只的。

注释:

  • 苇萧:指芦苇,通常生长在水边,意为清幽的环境。
  • 辟户:开辟出一个小门。
  • 相映:相互映衬,形容景色的协调。
  • 莫讶:不要惊讶。
  • 春潮阔:春天的潮水宽广。
  • 鸥边:指鸥鸟旁边的水域。
  • 可泊舟:可以停靠船只。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体现了诗人对春天生机勃勃的赞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况,唐代诗人,字君然,号子云,生于晚唐,卒年不详。他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作品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季,诗人在淮水边的芦苇荡中,感受到春日的气息,借自然之景表达内心的宁静与舒畅。

诗歌鉴赏:

《寄淮上柳十三》是一首描绘春日自然景观的诗作,诗人通过对芦苇荡和淮水的描写,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美好。诗的开头,"苇萧中辟户",给人以清新的感觉,仿佛能听到微风拂过芦苇的声音。在这幅春日的画面中,诗人不仅描绘了生动的自然景象,还传达出一种安静而悠然的心境。接着,诗人提到“春潮阔”,让人联想到春天的洪流奔涌,象征着生命的力量与活力,激荡的水面也为静谧的景色增添了动感。而最后一句“鸥边可泊舟”,则是对春日宁静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作者希望在这片美丽的自然中放松心灵、享受生活的愿望。整首诗简洁而富有韵味,既有自然的和谐美,又蕴含了诗人内心的情感,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苇萧中辟户:在芦苇中开辟了一个小口子,暗示着诗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
  2. 相映绿淮流:芦苇与淮水交相辉映,描绘出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
  3. 莫讶春潮阔:劝告人们不要因为春潮的宽阔而感到惊讶,表达出春天的壮阔。
  4. 鸥边可泊舟:描绘鸥鸟与水面,暗示着宁静的环境适合停泊小舟,体现闲适的生活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潮比作宽广的水面,形象地展示了春天的气势。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以及在自然中寻求内心宁静的渴望,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苇萧:象征自然的宁静与美丽。
  • 绿淮:代表生机与希望。
  • 春潮:象征生命的活力与奔放。
  • 鸥鸟:象征自由与闲适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苇萧”指什么?

    • A. 柳树
    • B. 芦苇
    • C. 农田
    • D. 山林
  2. “相映绿淮流”中的“相映”指的是?

    • A. 互相照耀
    • B. 互相对照
    • C. 互相映衬
    • D. 互相追逐
  3. 诗中提到的“春潮阔”主要指什么?

    • A. 春天的洪水
    • B. 春天的潮水宽广
    • C. 春天的风
    • D. 春天的阳光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 顾况《寄淮上柳十三》张若虚《春江花月夜》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顾况更侧重于春天的宁静与生机,而张若虚则融入了更多对人生哲思的表达。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

相关查询

次汝学地官韵送民表还治望江二首 其一 钩勒竹 邵东曹堕马伤足次武昌韵 游金山寺 王祠祭希曾所藏汝和红菊歌 寄答李白洲宪长 泰和罗氏家传四图诗 其三 贞节 徐亚卿原一六十二得双生戏柬一首 陈王汝所藏朱泽民画 萧海钓寄蛎黄上元日出以飨客因赋一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殚谋戮力 洽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没漂 甘字旁的字 不卜可知 黍字旁的字 裘帽 偷狗捉鸡 懿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水字旁的字 冠绝时辈 貝字旁的字 博者不知 骡驮 邑字旁的字 尺壁寸阴 期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东墙处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