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05: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05:30
未谢留侯疾,常怀仲蔚园。
闲谣紫芝曲,归梦赤松村。
忽改蓬蒿色,俄吹黍谷暄。
多惭孔北海,传教及衡门。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关心与思念。在未能向留侯表达谢意之前,常常怀念仲蔚的园子。闲暇时吟唱着紫芝的曲子,梦中回到赤松村。忽然间,蓬蒿变得翠绿,吹来温暖的谷风。感到羞愧的是孔北海,他传授的教义竟然到了衡门。
李德裕(787年-850年),字惟忠,号东皋,唐代著名诗人和政治家,曾任宰相。他的诗作多描绘山水田园,风格清新自然,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此诗写于李德裕在平泉村舍之时,时值他任职于朝中。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这首诗在意境上展现了诗人对友人和故乡的深情厚谊。首联通过提到留侯和仲蔚,立即引出对友人的思念。留侯的“疾”不仅是生理上的病痛,更象征着对友人安危的牵挂。仲蔚园则代表了理想中的栖息地,诗人常常怀念那种宁静而诗意的生活。接下来的“闲谣紫芝曲”,则是表达了诗人在闲暇之际,内心的愉悦与放松,这种愉悦是通过音乐和诗歌的共鸣而产生的。
“归梦赤松村”一句则将思念的情感推向高潮,赤松村不仅是故乡的象征,更是一种精神归宿。诗人在梦中回归故乡,表明了对于过去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当“忽改蓬蒿色”一句出现时,环境的变化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生活状态的变迁,而“黍谷暄”则给人以希望,暗示丰收和美好的未来。
最后两句“多惭孔北海,传教及衡门”则透出一种谦卑和自省,诗人感到自己在学识和道德上的短缺,虽然孔子教义流传千古,但他却未能达到那样的境界。这种自谦的态度反而显得愈发真诚,展现了唐代文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充满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故乡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修养不足的反思,展现了唐代士人的情怀与追求。
诗词测试:
“未谢留侯疾”意指:
A. 表达对友人的感激
B. 对友人安危的关心
C. 对友人不满
D. 祝愿友人健康
“归梦赤松村”中的“赤松村”象征:
A. 友人的居所
B. 心灵的归属
C. 诗人的家乡
D. 理想的生活
本诗的主题主要是:
A. 对友人的思念
B. 对自然的描写
C. 对历史的追忆
D. 对名利的追求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