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45: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45:46
郊外杏花坼,林间布谷鸣。
原田春雨后,谿水夕流平。
野老荷蓑至,和风吹草轻。
无因共沮溺,相与事岩耕。
在郊外,杏花盛开,布谷鸟在树林中鸣叫。
春雨过后,田野一片生机,溪水在傍晚时分静静流淌。
乡间的老人披着蓑衣来到,和风轻拂,草地微微摇曳。
可惜我们无法共同沉醉于这美好时光,只能一起在山岩上耕作。
作者介绍:李德裕(787年-850年),唐代诗人,字太初,号澹斋,官至宰相。李德裕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田园风光和农耕生活,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乡土的深情。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春天,正值春耕之际,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乡村景象,表达了对农耕生活的热爱和对乡土的怀念。
李德裕的《忆平泉杂咏·忆春耕》是一首充满田园气息的诗,借助春天的美景,表现了诗人对农耕生活的向往与热爱。诗的开头用“郊外杏花坼”描绘了春天的生机,杏花的盛开象征着春天的到来,给人一种欣欣向荣的感觉。而“林间布谷鸣”则增添了生命的气息,布谷鸟的鸣叫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接下来的“原田春雨后,谿水夕流平”表现了春雨之后的田野,溪水如镜的平静,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美。这里的春雨既是滋润万物的恩泽,也让人感受到农耕的希望。诗的后半部分,“野老荷蓑至,和风吹草轻”,描绘了乡间老农的身影,身着蓑衣,体现了农民的辛勤与劳动,和风轻拂,草地轻摇,则增添了温暖的氛围。
最后一句“无因共沮溺,相与事岩耕”将诗人内心的惆怅与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虽然春天的美景令人陶醉,但诗人却感到无法与他人共同享受这份美好,只能在岩石间默默耕耘,暗示了人生的艰辛与孤独。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更深刻反映了人们在生活中的无奈与追求,展现了李德裕对乡土和农耕生活的深情厚谊。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农耕生活的怀念,以及在美好与现实之间的无奈与坚持。
诗词测试:
诗中“郊外杏花坼”中的“坼”意思是?
“林间布谷鸣”描绘了什么样的意境?
诗中提到的“野老荷蓑”是什么意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李德裕的这首诗与王维的《山居秋暝》进行对比,两者都描绘了田园风光,但李德裕更强调农耕生活的辛劳,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的宁静。李德裕的诗中有对生活的无奈与坚持,而王维的诗则展现了隐逸生活的悠然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