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宫怨

《宫怨》

时间: 2025-05-02 11:59:56

诗句

泪干红落脸,心尽白垂头。

自此方知怨,从来岂信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59:56

原文展示

宫怨
任翻 〔唐代〕

泪干红落脸,心尽白垂头。
自此方知怨,从来岂信愁。

白话文翻译

泪水已经流干,脸上的红晕也褪去,心中的苦闷已尽,低头无言。
从今以后才明白怨恨的滋味,原来从来就不相信忧愁的存在。

注释

  • 泪干:指眼泪已经流尽。
  • 红落脸:脸上的红色(可能指红润或因哭泣而产生的红晕)消失。
  • 心尽:心中的痛苦或感情已经耗尽。
  • 垂头:低头,形容失落或无奈的状态。
  • :怨恨、怨愤。
  • :忧愁、忧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任翻,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较少为人所知,但其作品中常流露出深厚的情感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宫怨》这首诗可能是出自一个处于宫廷生活的女性的内心独白,表达了在宫闱生活中因孤独与压抑而产生的怨恨与无奈。唐代是一个富裕而又充满竞争的时代,诗人通过这首诗展现了女性在男权社会下的悲惨命运。

诗歌鉴赏

《宫怨》以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呈现了宫廷生活的孤独与压抑。诗的开头以“泪干红落脸”描绘了一个失去泪水的女子,脸上的红晕和生气的表现已然消退,显示出她内心的绝望和无奈。接着“心尽白垂头”更进一步深入她的内心,形象地表现出一种失落与沉重的心情,仿佛是经历了无尽的痛苦后,对生活的彻底放弃。

最后两句“自此方知怨,从来岂信愁”,则是她对自己感受的深刻反思。她意识到,原来怨恨的情感是如此强烈,而对于忧愁的存在曾经是多么的不以为然。此时的她,已经不再相信那些表面的忧愁,而是深切地体验到了内心的怨恨,这种情感的转变,让人感受到了一种难以言说的痛苦与沉重。

整首诗通过简单的意象,表达了复杂的情感,展现了女子在深宫中的孤独生活与心灵的挣扎,具有较强的感染力,使读者能够体会到那份无奈与哀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泪干红落脸:描绘出女子哭泣后脸上的红晕消退,暗示她的悲伤已经持续得很久。
  • 心尽白垂头:心中的痛苦已无所剩,低头无言,显示出她的绝望。
  • 自此方知怨:开始意识到怨恨的存在,这种感受是她之前未曾认知的。
  • 从来岂信愁:以往对忧愁的轻视,现在却发现自己深陷其中。

修辞手法

  • 对比:泪水和心情的对比,表现出情感的变化。
  • 隐喻:使用“泪”和“心”象征痛苦与沉重的心情。
  • 象征:红色与白色对比,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绝望的消逝。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情感的细腻描绘,表现了女性在宫廷生活中的孤独和无奈,揭示了深宫之中那种难以言说的怨恨与痛苦。诗人通过个人情感反映了更广泛的社会问题,表达了对女性命运的关切。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痛苦与无奈。
  • :代表生命的活力与希望,随之消逝。
  • :象征绝望和消沉的心情。
  • :低头象征着屈从与沉重的心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泪干红落脸”的意思是什么?
    A. 眼泪流淌不止
    B. 眼泪已流尽
    C. 感到非常高兴

  2.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喜悦
    B. 孤独与怨恨
    C. 兴奋

  3. 诗人对“愁”的看法是什么?
    A. 一种轻松的情感
    B. 一种不值得信任的感觉
    C. 生活中常见的情感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反映了深宅大院中女性的情感困境。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情感的细腻刻画与内心的挣扎。

诗词对比

  • 对比任翻的《宫怨》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女性在困境中的感受,但任翻更强调怨恨的情绪,而李清照则更多体现了对逝去情感的怀念与惆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解析》
  • 《红楼梦》及其相关研究

这些项目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宫怨》这首诗的深刻内涵和艺术魅力。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耿天骘以竹冠见赠四首 其四 食黍行 送王詹叔利州路运判 咏风 定林院昭文斋 拟寒山拾得二十首 送乔执中秀才归高邮 和叔招不往 题夏旼扇 白沟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蒯席 火字旁的字 爻字旁的字 骄奢淫佚 意珠 羣心 遁开头的成语 小字头的字 披沥赤忱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顿足搓手 争长黄池 血字旁的字 矜功负胜 面墙而立 挼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風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