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上韩持国

《上韩持国》

时间: 2025-05-02 12:02:17

诗句

韩氏三虎秉枢极,中有一虎似伟节。

端居隐几学无心,夙驾入朝常正色。

犯时独行太?畏?畾,回天不忌真药石。

辇致归来荷二圣,推排使至有众力。

吾侪小人但饱饭,不有君子何能国。

西湖醉卧春水船,如何为人作丰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02:17

原文展示:

《上韩持国》 ——苏轼

韩氏三虎秉枢极,中有一虎似伟节。
端居隐几学无心,夙驾入朝常正色。
犯时独行太畏畾,回天不忌真药石。
辇致归来荷二圣,推排使至有众力。
吾侪小人但饱饭,不有君子何能国。
西湖醉卧春水船,如何为人作丰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韩氏家族中的三位杰出人物,尤其是其中一位像伟大的节操一样的人物。
他安静地坐在书案旁学习,没有私心,平日里进入朝廷时总是正色以对。
在犯错的时候,他独自一人行走,十分畏惧,回头看天也不怕真正的药石。
当辇车归来时他背负着两位圣人的重托,推举的官员们都具备众多的才能。
我们这些小人只会吃饱饭,如果没有君子,国家怎能治理好?
我在西湖上醉卧在春水的船上,怎么能为百姓创造丰年呢?

注释:

  • 韩氏三虎:指的是韩氏家族中三位杰出的人物,身份显赫。
  • 伟节:伟大的节操,指的是高尚的品德。
  • 隐几:隐居在案几旁边,表示安静地学习。
  • 夙驾:早晨骑马,形容他勤勉。
  • 犯时:指在不合时宜的时候,独自行动。
  • 真药石:真正能够治病的药石,比喻有益的道理。
  • 辇致:指皇帝的车辇到达。
  • 荷二圣:承载着两位圣人的重托。
  • 推排使至:推举的官员都具有众多才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文风格多样,充满个性和情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表现了他对韩氏家族的赞赏,同时也流露出对当时政治环境的思考与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韩氏家族为题,展现了对优秀人物的崇敬之情。诗人在开篇便引入了“韩氏三虎”,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权力与责任的重疊。苏轼通过对这位“伟节”的描写,表现了他对正直优秀之人的高度赞赏。接着,诗人提到自己与小人相比的无奈,展现了对当时社会的深刻思考。

诗中有着丰富的意象,尤其是“西湖醉卧春水船”,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仿佛在表达诗人对现实的逃避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如何为人作丰年”,则显露出诗人对国家治理的关切和无力感,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整首诗情感深邃,既有对君子理想的追求,又有对现实的无奈与反思,展现了苏轼独特的人格魅力与深邃的思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韩氏三虎秉枢极:开篇点明主题,韩氏家族中的三位杰出人物掌握着重要权力。
  2. 中有一虎似伟节:其中一位像伟大的节操一样,强调其高尚品德。
  3. 端居隐几学无心:他安静地学习,表明其淡泊名利的态度。
  4. 夙驾入朝常正色:形容他进入朝廷时从容不迫,给人以正义感。
  5. 犯时独行太畏畾:在不合时宜的时候,他选择独行,显得格外谨慎。
  6. 回天不忌真药石:不惧怕真正的道理,说明其勇于面对。
  7. 辇致归来荷二圣:归来时背负着皇帝的重托,重任在身。
  8. 推排使至有众力:推举的官员都有很强的才能。
  9. 吾侪小人但饱饭:我们这些小人只会满足于温饱。
  10. 不有君子何能国:没有君子的治理,国家又怎能昌盛?
  11. 西湖醉卧春水船:描绘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
  12. 如何为人作丰年:感叹自己无法为百姓创造丰年。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小人与君子的对比,突出君子的珍贵和小人的无奈。
  • 象征:春水船象征着自由与诗意生活,而韩氏家族则象征着理想的政治。
  • 隐喻:用“虎”来形容人的品质,体现出勇敢与高尚。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君子与小人的关系,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以及对现实无奈的感慨。通过对韩氏家族的赞美,诗人表达了对社会风气的忧虑,并通过西湖的闲适生活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深邃的思考和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勇敢与正直。
  • 春水:代表生机与希望。
  • :象征自由与漂泊的生活状态。

这些意象在诗中相互交织,形成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反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韩氏家族有多少位杰出人物?

    • A. 一位
    • B. 两位
    • C. 三位
    • D. 四位
  2. 诗人通过哪种意象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A. 山
    • B. 船
    • C. 虎
    • D. 水
  3. 诗中“吾侪小人但饱饭”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自豪
    • B. 失落
    • C. 满足
    • D. 无奈

答案

  1. C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赤壁赋》——苏轼
  •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苏轼与李白的作品在风格上有明显不同,苏轼更注重理性思考与情感交织,而李白则更偏向于豪放不羁的个性表现。

通过对比,可以更好地理解苏轼在诗中所表达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相关查询

洞霄宫 和李太白(并叙〔四库原收有太白全诗,今删 至真州再和二首 其二 水调歌头 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梅花 傅子美召公择饮,偶以病不及往,公择有诗, 柳氏二外甥求笔迹 次韵答开祖 和陶连雨独饮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映雪囊萤 马字旁的字 治谱家传 包含等的成语 鼠字旁的字 包含兢的成语 万维网 包含睡的成语 包含无的成语 毫不在乎 士字旁的字 朋比为奸 兆灵 乚字旁的字 酉字旁的字 传为佳话 呼朋引类 倍日并行 英俊豪杰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