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感遇·之十三

《感遇·之十三》

时间: 2025-05-02 12:02:20

诗句

林居病时久。

水木澹孤清。

闲卧观物化。

悠悠念无生。

青春始萌达。

朱火已满盈。

徂落方自此。

感叹何时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02:20

原文展示:

感遇·之十三
作者: 陈子昂 〔唐代〕

林居病时久。
水木澹孤清。
闲卧观物化。
悠悠念无生。
青春始萌达。
朱火已满盈。
徂落方自此。
感叹何时平。

白话文翻译:

在林间居住,生病已很久。
水边的树木显得孤独而清澈。
闲卧于此,观察万物的变化。
悠闲地想着生与死的道理。
青春刚刚萌芽,
红色的火焰已然充盈。
落叶的时节即将来临,
我不禁感叹,什么时候才能平静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林居:指在树林中居住。
  • 水木:水边的树木。
  • :清淡、宁静。
  • 闲卧:悠闲地躺着。
  • 物化:物质的变化。
  • 悠悠:形容心情静远。
  • 无生:对生死的思考。
  • 青春:年轻的时光。
  • 朱火:红色的火焰,象征着生命的热烈。
  • 徂落:指秋天的到来,落叶的时节。
  • 感叹:感慨、叹息。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反映了作者对人生、时间流逝的思考,折射出唐代文人对生命与自然的敏感与理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子昂,字伯喈,号履善,唐代初期杰出的诗人。他以豪放激昂的风格和深邃的思想见长,作品多关注社会时事和人生哲理。他的创作反映了当时动荡的社会背景以及他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陈子昂生病期间,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悟与对自然的观察,表达了他在困境中对生命的思考与情感的抒发。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与思考。开篇“林居病时久”,以自我处境为引子,直接传达出诗人因病而感到孤独的情感。接下来的“水木澹孤清”,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图景,展现出诗人对周遭环境的细致观察。通过“闲卧观物化”,诗人表达了对万物变化的沉思,似乎在探讨生命的意义和存在的状态。

“悠悠念无生”则是对生命与死亡的深刻思考,诗人在此刻特别敏感,意识到生命的脆弱与短暂。紧接着“青春始萌达,朱火已满盈”,诗人用“青春”与“朱火”象征生命的活力与热情,反映出他对生命力的向往与珍惜。然而,随着“徂落方自此”,自然的规律让诗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终结,最终以“感叹何时平”收尾,表达了对平静生活的渴望与对未来的不安。

整首诗情感深沉,意象丰富,透过自然景象展现出诗人对自身境遇与生命的哲学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林居病时久:在树林中生活,生病的时间已经很久,暗示了孤独和病痛的煎熬。
  2. 水木澹孤清:水边的树林显得清淡孤独,反映出诗人的内心状态。
  3. 闲卧观物化:闲适地躺着,观察万物的变化,展现出一种超脱的态度。
  4. 悠悠念无生:心中悠悠地思考生命与死亡,深入哲理的探讨。
  5. 青春始萌达:青春刚刚开始萌芽,象征生命的希望。
  6. 朱火已满盈:火焰已然充盈,代表着热烈与激情。
  7. 徂落方自此:秋天的落叶即将降临,暗示着时光的流逝。
  8. 感叹何时平:感叹何时能获得内心的平静,表现出对未来的迷茫。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朱火”比喻青春与生命的活力。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情感,增强诗歌的表现力。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称和韵律增强了整体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生命流逝的感慨与对平静生活的渴望。在悠闲的自然环境中,诗人思考着生与死,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生命价值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自然与宁静。
  • :代表流动与变化。
  • 青春:象征生命的活力与希望。
  • 朱火:象征热情与生命的力量。
  • 落叶:象征时间流逝与生命的结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通过什么自然景象来反映自己的内心状态?

    • A. 山
    • B. 林和水
    • C. 花
    • D. 雪
  2. “朱火”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战争
    • B. 梦想
    • C. 青春与活力
    • D. 冷漠
  3. 诗中提到的“感叹何时平”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内心的迷茫与渴望平静
    • C. 对未来的希望
    • D. 对过去的怀念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在李白的《月下独酌》中,也体现了对生命的思考与孤独感,但李白的风格更加豪放和洒脱,而陈子昂则更显得沉静和深邃。通过对比,能够更好地理解唐代诗人的情感表达与艺术风格的多样性。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陈子昂诗文集》

相关查询

折柳枝 夏雨后题青荷兰若 同诸隐者夜登四明山 秋夜山居二首 偈二首 其二 颂二首 其一 颂二首 颂二首 偈二首 偈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观者如市 走之旁的字 以儆效尤 头皮发麻 掉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粹的词语有哪些 秃宝盖的字 缴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筑室谋道 分茅赐土 带水拖泥 提土旁的字 咳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颢清 鹅黄酒 纤介之失 丽崎 牛字旁的字 克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