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42: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42:49
送君不相见,日暮独愁余。
江上空徘徊,天边迷处所。
郡邑经樊邓,山河入嵩汝。
蒲轮去渐遥,石径徒延伫。
送别朋友,无法再相见,黄昏时分我独自感到忧愁。
在江边空自徘徊,望向天边迷失的方向。
经过樊邓的城镇,山河的景色映入眼帘。
船只渐行渐远,石径上我徒然地停留。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提到的樊邓地区,具有历史渊源,代表着当时的地理文化背景。诗中对于江河与山川的描写,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深情。
作者介绍: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唐代著名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清新自然,情感真挚。他与王维齐名,常以山水为题材,表达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送别朋友辛大之际,表达了诗人在离别时的伤感与孤独,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友谊的珍贵与离别的苦涩。
《送辛大不及》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的送别诗。全诗虽不长,却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首句“送君不相见”直接表明了离别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心中难以言表的惆怅。接着“日暮独愁余”以黄昏的意象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伤,令人感受到一种无奈的情感。
“江上空徘徊,天边迷处所”的描写,生动地呈现了诗人站在江边徘徊的情景,象征着他对未来的迷茫和不安。接下来的“郡邑经樊邓,山河入嵩汝”将地理景象与诗人的情感相结合,既表现了对友人的思念,又展示了祖国河山的壮丽。
最后两句“蒲轮去渐遥,石径徒延伫”则形象地描绘了船只远去和诗人在石径上停留的景象,表现了离别的渐行渐远,令人产生共鸣。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蕴含着对友情的珍视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堪称唐代送别诗中的经典之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离别时的愁苦与对友人的珍视,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同时也引发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日暮”一词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蒲轮去渐遥”中,蒲轮指的是什么?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