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25: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25:21
岁除夜有怀
作者:孟浩然
一题作除夜迢递三巴路,
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
孤烛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
转于僮仆亲。
那堪正飘泊,
来日岁华新。
在除夕夜,我写下这首诗,想到三巴路途遥远,身在异乡,心念家园。夜幕降临,山中残雪依旧,孤烛照亮着异乡的我。渐渐地与亲人疏远,心中只剩下仆人相伴。此时此刻我正漂泊在外,怎能忍受明年岁华的到来呢?
作者介绍: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唐代著名的山水诗人,曾与王维齐名。孟浩然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友人的思念。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除夕之际,孟浩然身处异乡,感受到浓厚的思乡情绪。诗中流露出对亲情的向往以及对漂泊生活的无奈,反映了他对家国的思念之情。
《岁除夜有怀》是一首充满思乡之情的诗作。诗人在除夕夜写下这首诗,表达了自己身处异乡的孤独与无奈。开头两句展示了诗人身在三巴的遥远旅途,既表现了地理上的距离,也暗示了内心的羁绊与惆怅。接下来的描写中,山中残雪和孤烛的意象,增强了诗人孤独的感受,营造了一种萧瑟的氛围。
在情感上,诗人渐渐与亲人疏远,心中只剩下仆人相伴,这种孤独感让人倍感心酸。最后两句则道出对新年的期待与不安,虽然新的一年即将来临,但对于漂泊在外的他而言,这似乎并没有多少意义。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展现了孟浩然细腻而深刻的情感世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整首诗表达了对亲情的思念与对漂泊生活的无奈,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新年的复杂情感。诗人通过描绘除夕夜的景象,展现了身处异乡的无助与孤独,传达了对家园的向往与对亲人的思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本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孤烛”象征什么?
诗人在何时写下这首诗?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同样表现出思乡之情,但更多的是对兄弟的思念,而孟浩然的《岁除夜有怀》则更加强调个体在异乡生活的孤独感。两首诗都传达了在佳节之际对亲情的渴望,但情感的深度与表达方式各有不同。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