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3:57: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3:57:30
原文展示:
代公庆上郭帅 王灼 〔宋代〕
昔年先庙谒汾阳,提笔从公写短墙。 再别巴江油戟下,七逢天竺桂枝香。 宦途自许安仁拙,浮俗谁怜处士狂。 客舍无烟饥欲死,尚惭知已问行藏。
白话文翻译:
从前在汾阳的先庙参拜时,我跟随您在短墙上题字。 再次告别巴江,在油戟下,七次遇到天竺的桂枝飘香。 在官场上,我自认为安于仁德的笨拙,谁会怜悯世俗中的处士的狂放呢? 在客舍中没有烟火,饥饿得快要死去,还感到惭愧,知己询问我的行踪。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灼,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位有着深厚文学修养和独特艺术风格的诗人。他的诗歌多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王灼为祝贺郭帅而作,诗中回忆了与郭帅的交往经历,表达了对官场生涯的看法,以及对知己的感激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回忆与郭帅的交往,展现了作者对官场生涯的复杂情感。诗中“昔年先庙谒汾阳”和“再别巴江油戟下”等句,描绘了作者与郭帅的深厚友谊和共同经历。而“宦途自许安仁拙,浮俗谁怜处士狂”则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的不适应和对世俗的批判。最后两句“客舍无烟饥欲死,尚惭知已问行藏”则流露出作者在困境中的无奈和对知己的感激。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展现了作者的文学才华和深刻的人生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昔年先庙谒汾阳,提笔从公写短墙。”
“再别巴江油戟下,七逢天竺桂枝香。”
“宦途自许安仁拙,浮俗谁怜处士狂。”
“客舍无烟饥欲死,尚惭知已问行藏。”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对官场生涯的复杂情感和对知己的感激。通过回忆与郭帅的交往,作者展现了对官场的不适应和对世俗的批判,同时也表达了对知己的深厚感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昔年先庙谒汾阳”中的“汾阳”是指哪个地方?
诗中“七逢天竺桂枝香”中的“天竺”是指哪个国家?
诗中“宦途自许安仁拙”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的什么态度?
诗中“客舍无烟饥欲死”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