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端砚诗

《端砚诗》

时间: 2025-04-26 13:57:03

诗句

披云离北岩,度岭入中夏。

重藉剪楚茅,方函斲英檟。

骚坛意莫逆,匠石语□侈。

匪垩劳运斤,如带防毁銙。

砺□□□□,观隅整同厦。

津津剖马肝,索索模羊觟。

气逼松滋豪,烟联雪涛诧登堂却蹒跚,饮水何谻閜。

守墨面宜黔,含贞口终哑。

静惟有寿焉,玷尚可磨也。

鲁史记获麟,晋帖题裹鮓。

供给到唐文,护持等商斝。

眉形空爱纤,风字仍嫌哆。

载观七八评,咸本六一写。

退然敢摩肩,信矣俱出跨。

始知尹公他,不媚王孙贾。

铭诗与器传,篆刻当碑打。

严韵拾孑遗,微才任聊且。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57:03

诗词名称: 端砚诗

作者: 苏轼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披云离北岩,度岭入中夏。
重藉剪楚茅,方函斲英檟。
骚坛意莫逆,匠石语侈。
匪垩劳运斤,如带防毁銙。
砺,观隅整同厦。
津津剖马肝,索索模羊觟。
气逼松滋豪,烟联雪涛诧。
登堂却蹒跚,饮水何谻閜。
守墨面宜黔,含贞口终哑。
静惟有寿焉,玷尚可磨也。
鲁史记获麟,晋帖题裹鮓。
供给到唐文,护持等商斝。
眉形空爱纤,风字仍嫌哆。
载观七八评,咸本六一写。
退然敢摩肩,信矣俱出跨。
始知尹公他,不媚王孙贾。
铭诗与器传,篆刻当碑打。
严韵拾孑遗,微才任聊且。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苏轼对端砚的热爱与赞美,诗中表达了他在端砚制作过程中的观察和感受。诗的开头提到从北岩走出,进入夏天的山岭,接着写到砚台的制作过程,工匠用石头雕刻砚台的细致。接下来表达了诗人对文人气质的向往,砚台在创作中不可或缺,象征着文人雅趣与品位。最后,诗人总结了砚台的价值与意义,强调了其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


注释:

  1. 披云离北岩:指穿过云雾,从北边的山岩离开。
  2. 度岭入中夏:翻过山岭,进入夏季。
  3. 重藉剪楚茅:重重的草席,剪裁茅草。
  4. 骚坛意莫逆:文人聚会的地方,情意相投。
  5. 匪垩劳运斤:非要靠重力来雕刻。
  6. 守墨面宜黔:墨面要保持黑色。
  7. 含贞口终哑:保持沉默的贞操之口。
  8. 鲁史记获麟:鲁国的历史记载了得到麟的事。
  9. 铭诗与器传:铭刻的诗与器物相传。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语言清新,意境深远,风格多变,尤其擅长豪放和婉约的结合。

创作背景:
《端砚诗》成诗于苏轼晚年,正值其仕途波折、人生沉浮之时。此时,他对文人器物的关注,反映了他内心对文化传承的思考与追求。


诗歌鉴赏:

《端砚诗》展现了苏轼对端砚的深厚情感,诗中通过细致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传达了砚台在文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诗的开篇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新的氛围,接着转入砚台的制作过程,展现了工匠的技艺与诗人对美的追求。此外,诗中使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与对比,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

苏轼提及“骚坛意莫逆”,表明他对文人雅集的向往,砚台不仅仅是书写的工具,更是文人情感与思想的寄托。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对砚台的沉思,强调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反映出苏轼对历史、传统的尊重与珍视。他所描绘的砚台,既是物质的存在,也是精神文化的象征,展示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艺术视角。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披云离北岩:描绘从北方的岩石中走出,意在开篇营造出一种自然的氛围。
  2. 度岭入中夏:翻越山岭,进入夏天,暗示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繁荣。
  3. 重藉剪楚茅:细腻地描述砚台制作中使用的材料,表现了工匠的巧手。
  4. 骚坛意莫逆:表达对文人聚会的热爱,体现了诗人对文化的重视。
  5. 匪垩劳运斤:强调砚台的制作过程中,工匠的技巧与心血。
  6. 守墨面宜黔:墨色的保持与砚台的功能相结合,体现了文化的传承。
  7. 静惟有寿焉:砚台的静谧与长久,是对文人精神的寄托。

修辞手法:

  • 比喻:砚台被比作文人精神的象征,体现其深厚的文化内涵。
  • 对仗:如“静惟有寿焉,玷尚可磨也”,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砚台被赋予了情感与生命,表现了与文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砚台的制作与使用,探讨了文人生活中的精神追求与文化传承,反映了苏轼对艺术与文化的深切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自由与变幻。
  2. :代表生命的繁荣与热情。
  3. 砚台:象征文化、艺术与文人气质。
  4. 马肝、羊觟:代表生活中的细致与品味。
  5. :象征文人的思想与创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端砚诗》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杜甫
    • C. 苏轼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骚坛”指的是?

    • A. 市场
    • B. 文人聚会之地
    • C. 书房
    • D. 农田
  3. 诗中“守墨面宜黔”意在表达?

    • A. 墨色要鲜艳
    • B. 墨色要保持黑色
    • C. 墨要用得当
    • D. 墨要多一点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题西林壁》 by 苏轼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

诗词对比:

  • 苏轼的《端砚诗》与王维的《鹿柴》都描绘自然,但苏轼更侧重于文人气质与文化传承,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之美的描写。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史》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虞美人 送陈仲恕南归 虞美人 黄杜鹃花 虞美人草词 虞美人 其二 庚申七夕后二日,辟寇南玉港村居,卧病感怀 虞美人 虞美人 赠陆廷美 虞美人 其三 题画为李都官寿 虞美人 九月五日夜自咸阳飞北京 虞美人 虞美人 翠羽白楼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中看 人之云亡,邦国殄瘁 包含探的成语 该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辩动 珠毛 得手应心 龙骧虎步 靣字旁的字 遮地漫天 打开头的成语 户字头的字 贫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凭中 示字旁的字 反文旁的字 禾字旁的字 煦仁孑义 浮冒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