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4:32: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4:32:31
秋日
独客飘然物外游,
江南江北总宜秋。
芭蕉昨夜缘何事,
和雨和风作许愁。
在这个秋天,我独自一人游荡在物外,感觉无拘无束。无论是江南还是江北,都是适合秋天的景色。昨夜芭蕉树下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在和风细雨中,似乎增添了几分忧愁。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高翥,宋代诗人,生于南宋大观年间,因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而受到后人推崇。他的诗风清新洒脱,常表现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秋日,正值自然转变之时,诗人独自游玩,感受到浓郁的秋意与内心的愁苦,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思考。
《秋日》是一首充满秋日气息的诗,诗人在独游中感受到自然的美丽与生命的无常。开篇“独客飘然物外游”,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的心境,仿佛在与自然对话,感受到秋日的宁静与惬意。接着提到“江南江北总宜秋”,则将视野扩大,描绘出广阔的秋天景象,似乎在呼应着普遍的情感。最后两句“芭蕉昨夜缘何事,和雨和风作许愁”,转入内心的思考,揭示了秋日的愁绪。芭蕉作为秋天的象征,带来了一种凋零的美感。诗人在细雨和微风中感受到的不仅是自然的变化,还有内心的忧愁,这种情感的交织让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日的美丽与内心的忧愁,探讨了自然与人心的关系,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独客”指的是:
A. 旅人
B. 同伴
C. 家人
“江南江北总宜秋”意指:
A. 秋天适合所有地方
B. 只有江南适合秋天
C. 秋天不适合北方
诗中提到的“芭蕉”象征:
A. 春天
B. 秋天的忧愁
C. 夏天的热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