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2:58: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2:58:46
匠人久失职,秦人已开阡。
谁望云阳气,木土凿由拳。
后来兴利者,开渠引淮船。
吴牛拖辇石,喘月不能前。
老翁乏丁壮,捕汝在河边。
投水作河妇,天子罢庸田。
匠人们已经很久没有从事自己的职业,秦地的人们已经开辟了田地。
谁还希望能看到云阳的气候,木材和泥土的开采就像拳头一样。
后来有兴利的人,开渠引水让淮河的船只通行。
吴地的牛拖着沉重的石头,喘息着无法前行。
老翁缺乏壮劳力,在河边捕捉你。
投水做河里的妇女,天子已经罢免了庸田的赋税。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杨维桢(1280年-1351年),字孟容,号元白,元代诗人,工书法,诗文风格多样,常表现出对社会现状的关注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诗作成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和农民困苦的时代,工匠的失业和田地的荒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问题。
《匠人篇》通过描绘工匠失业的情景,表现了对社会经济变化的深刻反思。诗中开头便提到“匠人久失职”,暗示了工匠这一传统职业的衰落,随后以“秦人已开阡”描绘了土地被开垦的景象,似乎暗示了人们对新生事物的追求。然而,诗人的目光并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繁荣上,而是进一步探讨了这一过程中所缺失的东西。
在“后来兴利者,开渠引淮船”中,诗人虽然展现了兴利者的努力,却也隐含了对工匠劳动被忽视的哀叹。接下来的“吴牛拖辇石,喘月不能前”,则通过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劳作的艰辛与不易,令人感受到深深的同情。
最后两句“老翁乏丁壮,捕汝在河边”与“投水作河妇,天子罢庸田”则透露出对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关切。诗人的情感贯穿全篇,既有对工匠命运的叹息,也有对社会现状的深思,展现了作者对人类劳动和生存状况的关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工匠职业衰落的惋惜,展现了社会经济变化对于劳动者的冲击,以及对底层人民生存境况的深切关怀,表现出强烈的人文主义精神。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匠人篇》的作者是?
诗中提到的“吴牛拖辇石”是用来描绘什么?
诗中哪个意象代表着底层人民的生活?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