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4:12: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4:12:50
昔在黄子廉,弹冠佐名州。
一朝辞吏归,清贫略难俦。
年饥感仁妻,泣涕向我流。
丈夫虽有志,固为儿女忧。
惠孙一晤叹,腆赠竟莫酬。
谁云固穷难,邈哉此前修。
曾经在黄子廉之下,身为弹冠的官吏,助理名州的政务。
一天我辞去官职,回归乡里,过着清贫的生活,难以有伴侣相匹。
年头饥荒,深感妻子的仁爱,泪流满面地向我倾诉。
虽然丈夫有志向,但终究还是为儿女的未来担忧。
惠孙的叹息让我感慨,施舍的恩惠却无法偿还。
谁说一直贫穷就难以生存,远古的修为又岂能被忽视。
作者介绍:
陶渊明(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东晋著名的诗人和隐士。他以田园诗著称,作品中常表现出对自然、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咏贫士》系列诗作反映了陶渊明对贫穷生活的深切体验与思考,表达了他在仕途与田园之间的挣扎与选择,体现了他对自由与自我价值的追求。
陶渊明的《咏贫士》其七,写出了一个贫穷士人的无奈与坚韧。诗中通过回忆自己曾经在黄子廉下做官的经历,借此引出辞官归隐后的清贫生活,展现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以及对家庭责任的深刻理解。开头两句描绘了他曾经的荣耀,但随着回归田园,生活的窘迫与艰辛逐渐浮现。尤其是后半部分,通过妻子的泪水,表达了对家庭的关切与责任感,突显出即使身处困境,作为丈夫与父亲的责任依然无可逃避。结尾则反思了贫穷的本质,质疑了常人对贫困的偏见,强调内心的修养与精神的富足才是真正的财富。陶渊明以简练的语言,传达出深邃的哲理,体现出他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对比、象征等修辞手法。对比在于曾经的荣耀与现在的清贫,象征则通过家庭的责任来表现个人的价值。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陶渊明对贫穷的深刻思考,反映出他对家庭责任的重视,以及对个人内在修养的追求,揭示了名利与内心富足之间的矛盾。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黄子廉”指代什么?
A. 贫士的生活
B. 理想的仕途
C. 田园生活
答案:B
诗中“惠孙一晤叹”中的“惠孙”指的是?
A. 朋友的施舍
B. 贫士的儿女
C. 乡间的农民
答案:A
诗中表现出对家庭的担忧是通过什么方式表现的?
A. 通过妻子的泪水
B. 通过自己的志向
C. 通过对朋友的感激
答案: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