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27: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27:26
于王抚军座送客
陶渊明 〔魏晋〕
秋日凄且厉,百卉具已腓。
爰以履霜节,登高饯将归。
寒气冒山泽,游云倏无依。
洲渚四缅邈,风水互乖违。
瞻夕欣良宴,离言聿云悲。
晨鸟暮来还,悬车敛馀辉。
逝止判殊路,旋驾怅迟迟。
目送回舟远,情随万化遗。
在秋天的日子里,天气凄冷而严厉,百花已经凋零。正值霜降时节,我登高为你送行。寒气笼罩着山泽,游云瞬息万变,无所依托。洲渚遥远而渺茫,风与水互相违背。傍晚时分,我欣赏着美好的宴会,但离别之言却让我心生悲伤。早晨的鸟儿归来,黄昏时分的车子收敛了余辉。离去与停留,走向不同的道路,回程的驾车让我感到迟缓而惆怅。目送你的船只渐行渐远,情感如同万物化为虚无。
作者介绍
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东晋时期的著名诗人和隐士。他一生追求清淡自然的生活,反对官场的喧嚣与功利,以田园诗闻名。《于王抚军座送客》是作者在送别友人时所作,展现了他对友谊的珍惜和对离别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陶渊明隐居后期,正值人生的沉淀期,他通过送别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对人生际遇的思考。诗中描绘的秋日景象,恰如其分地烘托了离别的氛围,显示出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于王抚军座送客》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诗人通过描绘秋日的凄凉景象,传达了内心的惆怅与不舍。第一句“秋日凄且厉”,直接设定了诗的情感基调,秋天的冷酷与萧瑟象征着离别的伤感。接下来的“百卉具已腓”,则进一步强调生命的无常和自然的循环,给人一种时光流逝的无奈。
诗中“寒气冒山泽,游云倏无依”描绘了秋天的寒冷和云彩的瞬息万变,象征着人际关系的脆弱和不确定。洲渚远而渺,暗示着离别后的孤独感;“瞻夕欣良宴,离言聿云悲”则表现了在欢聚的场合,离别的话语带来的伤感,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折射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与人生哲理。最后一句“情随万化遗”更是极具哲理,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情感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消逝。陶渊明以其独特的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使得这首送别诗成为古典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离别的深切感悟,以及对自然和人生的哲理思考。通过对秋天的描绘,陶渊明表达了他对人生无常的理解以及对友谊的珍惜,情感真挚而深沉。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霜降”指的是哪个季节?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诗人通过什么自然现象表达了离别的情感?
A. 雨
B. 风
C. 云
D. 雪
诗的最后一句中,“情随万化遗”表达了什么?
A. 情感永存
B. 情感随时间消逝
C. 情感不变
D. 情感无所谓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陶渊明与李白的送别诗,两者都描绘了离别的情感,但陶渊明更注重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的结合,而李白则更多表现出豪情与壮志。陶渊明的诗细腻而深沉,李白则奔放而洒脱,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