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33: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33:43
酉时红日下西山,
草屋柴门及早关。
几个老乌松顶薄,
清晨飞去夜方还。
在酉时(傍晚),红日渐渐落下西山,
草屋的柴门早早关闭。
几只老乌鸦在松树的树顶上稀疏地栖息,
清晨时它们飞走,晚上才回来。
作者介绍:梵琦,元代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风格朴实自然,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观察。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元代,社会环境相对动荡,但诗人通过描绘日常生活中的景象,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十二时颂》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傍晚时分的乡村景象,展现了自然与人居的和谐。诗中通过“红日下西山”,展现了日落时的美丽景象,给人以宁静与放松的感觉。草屋和柴门的描写,则传达了一种质朴的生活状态,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简单而真实的生活。
“几个老乌松顶薄”则通过描绘老乌鸦栖息的场景,令人联想到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循环,清晨飞去,夜晚归来,象征着自然的规律与生命的节奏。诗人在此不仅仅是描绘景物,更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以清新的意象和质朴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传达出一种淡淡的乡愁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自然与生活场景,表现了对简朴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诗词测试:
酉时对应现代的哪个时间段?
诗中提到的“草屋柴门”主要反映了什么样的生活状态?
“几个老乌松顶薄”中的“老乌”更像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