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57: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57:10
原文展示:
故北平公挽歌 上官仪 〔唐代〕
木落园林旷,庭虚风露寒。 北里清音绝,南陔芳草残。 远气犹标剑,浮云尚写冠。 寂寂琴台晚,秋阴入井干。
白话文翻译:
树叶落下,园林显得空旷,庭院空虚,风露带来寒意。 北里的清音已断绝,南边的田埂上芳草凋残。 远方的气息仍如标剑般锐利,浮云依旧如冠冕般高悬。 寂静的琴台在傍晚时分,秋天的阴云侵入了井栏。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上官仪(约608-665),唐代诗人,字游韶,陕州陕县(今河南陕县)人。他是初唐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尤以诗文著称。上官仪的诗歌风格清新,语言优美,对后世有一定的影响。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上官仪为故去的北平公所作的挽歌。北平公可能是指某位贵族或高官,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凄凉、空旷的氛围,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思。首句“木落园林旷,庭虚风露寒”描绘了秋天的萧瑟景象,树叶落下,园林显得空旷,庭院无人,风露带来寒意,这些都象征着生命的凋零和逝去的哀伤。接下来的“北里清音绝,南陔芳草残”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哀思,北里的清音已断绝,南边的田埂上芳草凋残,这些都是对逝者生前繁华和美好时光的回忆,同时也是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最后两句“寂寂琴台晚,秋阴入井干”则通过对琴台和井栏的描绘,表达了对逝者生前的怀念和对生命终结的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成功地传达了对逝者的哀思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诗中通过对树叶落下、园林空旷、庭院无人、风露寒意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凄凉、空旷的氛围,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思。同时,通过对北里清音绝、南陔芳草残等逝者生前繁华和美好时光的回忆,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最后,通过对琴台和井栏的描绘,表达了对逝者生前的怀念和对生命终结的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成功地传达了对逝者的哀思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木落园林旷”中的“木落”指的是什么? A. 树木茂盛 B. 树叶落下 C. 木头掉落 D. 木门关闭
诗中“北里清音绝”中的“北里”指的是什么? A. 北边的田埂 B. 北边的山 C. 古代长安城中的一条街 D. 北边的河流
诗中“远气犹标剑”中的“标剑”比喻什么? A. 锐利的气息 B. 高耸的志向 C. 锋利的武器 D. 高贵的地位
诗中“寂寂琴台晚”中的“琴台”指的是什么? A. 弹琴的地方 B. 琴的台子 C. 琴的声音 D. 琴的形状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