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埇桥达奚四、于十九、陈大三侍御夜宴叙各赋二韵

《埇桥达奚四、于十九、陈大三侍御夜宴叙各赋二韵》

时间: 2025-07-27 08:15:46

诗句

满树铁冠琼树枝,樽前烛下心相知。

明朝又与白云远,自古河梁多别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8:15:46

原文展示:

满树铁冠琼树枝,樽前烛下心相知。
明朝又与白云远,自古河梁多别离。

白话文翻译:

树上满是铁冠般的琼树枝,烛光下饮酒时心意相知。
明天又将与白云遥远相隔,自古以来河梁旁多是离别。

注释:

  1. 铁冠:形容树木的枝叶如同铁制的冠冕,象征坚韧与高贵。
  2. 琼树:指美丽的树木,常用来形容树木的晶莹剔透。
  3. :酒樽,盛酒的器具。
  4. 烛下:烛光下,指在烛光照耀下。
  5. 心相知:心灵相知,意指彼此心意相通。
  6. 明朝:明天。
  7. 白云:指天边的白云,象征遥远和离别。
  8. 河梁:河边的桥梁,古代常用来指代离别之地。
  9. 别离:离别,分别。

典故解析:

“河梁”多用于古诗词中,象征着离别与思念。在古代文人墨客的作品中,河边、桥梁往往成为感伤离别的地方,传达出人们对友人、亲人的思念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权德舆,唐代诗人,字元度,生卒年不详,曾任宰相,文采斐然,擅长描绘山水与抒发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夜宴之际,正值阖聚之时,诗人借酒浇愁,感慨离别,表达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优美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描绘了夜宴的温馨场景以及即将到来的离别之感。开头两句“满树铁冠琼树枝,樽前烛下心相知”描绘了在烛光映照下,人与人之间的心灵默契,树木的意象仿佛象征着友谊的坚固与美好。诗人在此刻感受到的温暖与彼此的理解,为即将到来的别离增添了几分惆怅。接下来的“明朝又与白云远”,则将时间推向明天,暗示着人与人之间因为距离而生的隔阂。“自古河梁多别离”则是对历史的感叹,离别是亘古不变的主题。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从温馨的相聚到即将的离别,展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与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首句:“满树铁冠琼树枝”,描绘了树木的繁茂,暗示着生活的富饶与美好。
    • 次句:“樽前烛下心相知”,在酒樽前,烛光下,人与人之间的心灵相通,体现了友谊的珍贵。
    • 三句:“明朝又与白云远”,时间的推移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增加,暗示着离别的来临。
    • 结句:“自古河梁多别离”,引申出离别的普遍性和历史的沉重感。
  2. 修辞手法

    • 比喻:树枝比作“铁冠”,增强了形象的生动性。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对应,形成了和谐的音韵。
  3. 主题思想

    • 诗歌主要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即将离别的感伤,体现了人对时间流逝和距离隔阂的无奈。

意象分析:

  • :象征着生命与友谊的坚韧。
  • 烛光:象征着温暖、希望与人际关系中的光明面。
  • 白云:象征遥远与离别,增加了诗的淡淡忧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满树铁冠琼树枝”中的“铁冠”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 A. 树的形状
    • B. 友谊的坚固
    • C. 富饶的生活
    • D. 离别的伤感
  2. 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友谊的珍贵
    • B. 对自然的赞美
    • C. 生活的烦恼
    • D. 对历史的反思

答案

  1. A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比较权德舆的此诗与李白《将进酒》的豪放,权德舆更显细腻与感伤,而李白则更加纵情与豪迈,体现了不同风格的表达。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权德舆相关研究文献

相关查询

正月十八日甘棠院 寄题张景山大卿园池 和邱提刑寄湖南贾度支 读宿州天庆观门扉仙篆有感 李阁使新种洛花 司徒侍中宋宣献公挽词五首 游鼓山灵源洞 过囊山寄宏师 送石昌言知宿州 泗州登马子山观漕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迁徂 包含威的成语 不分高下 擎天驾海 釒字旁的字 河山带砺 包含匾的词语有哪些 不言之言 绣阁香闺 包字头的字 先字旁的字 积不相能 檐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两相情原 门字框的字 包含逆的成语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肀字旁的字 鸟田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