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45: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45:12
扬州慢
癸丑十一月二十七日,贼趋京口,报官军收扬州
作者: 蒋春霖 〔清代〕
野幕巢乌,旗门噪鹊,谯楼吹断笳声。
过沧桑一霎,又旧日芜城。
怕双雁归来恨晚,斜阳颓阁,不忍重登。
但红桥风雨,梅花开落空营。
劫灰到处,便司空见惯都惊。
问障扇遮尘,围棋赌墅,可奈苍生。
月黑流萤何处,西风黯鬼火星星。
更伤心南望,隔江无数峰青。
在野外的黑幕上,乌鸦在巢中栖息,旗门前传来喧闹的喜鹊声,谯楼上吹响的笳声被风吹断了。经历了无数沧桑,一瞬间又回到了昔日的芜城。害怕双雁归来时会感到怨恨,斜阳下的颓阁使我不忍再上去看。但红桥边的风雨,梅花在空荡的营地里开落。劫后的灰烬到处都是,已习以为常,却依然令人震惊。问那遮尘的障扇,围棋桌上赌注的房子,苍生又能怎样?月色昏暗,流萤在何处?西风下鬼火闪烁星星点点。更令人伤心的是,向南望去,隔江有无数青峰。
蒋春霖是清代的一位诗人,生于动荡的历史时期。他的作品常常反映了对故国的思念、对历史的感慨以及对社会现状的关注。他的诗风清新而富有情感,尤其擅长通过细腻的描写来传达深邃的情感。
此诗创作于癸丑年(1673年),正值战乱时期,扬州被官军收复,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故土的怀念和对战争带来的痛苦的深切感受。
《扬州慢》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情感深度的诗作,诗人在这里借景抒情,描绘了战乱后的惨淡景象以及对往日繁华的追忆。开篇以“野幕巢乌,旗门噪鹊”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自然景象与人声的对比,暗示了人们在变迁中的孤独与无奈。接着,诗人提到“过沧桑一霎”,在短暂的一瞬中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沧桑,愈发加深了对故乡的思念。
“怕双雁归来恨晚,斜阳颓阁,不忍重登”这一句,透出诗人对时光的无奈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红桥、梅花等意象的出现,使得诗中蕴含着一种惆怅的美感,尤其是“梅花开落空营”,更是将战后萧条的景象与梅花的坚韧相结合,给人以深思。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悲伤而又深沉,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历史感的场景,令读者在感慨中不禁思索人生的无常与战争的残酷。通过这首诗,蒋春霖成功地传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情感以及对历史的沉重反思。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战乱后故乡的思念、对历史沧桑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无力感,情感深沉而复杂。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双雁”象征什么?
A. 团聚
B. 离别
C. 战争
D. 想念
填空题:诗中“月黑流萤何处”表现了诗人对__的渴望。
判断题:整首诗的基调是欢快的。(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