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21: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21:57
扬州慢 其二 平山堂写怀
作者: 李符 〔清代〕
隋苑荒凉,蜀冈逶逦,引入几点疏钟。
透堂前好景,醉翁后谁为种柳,
眼边空阔,狂杀西风。
是何村老树霜凋,忽堕轻红。
挥毫万字,定沉埋蔓草烟中。
但有地登临,便携桑屐,
莫问西东。
况去吾庐未远,红桥路不算萍踪。
奈方淮还远,榜人催上乌篷。
这首诗描绘了荒凉的隋朝遗址和蜀冈的美丽景色,伴随着几声稀疏的钟声。看着前面的美景,我不禁想起醉酒的老翁,不知是谁来种下那柳树。眼前的景色开阔,狂风呼啸,令人心情激荡。那村庄里的老树已经被霜打得凋零,轻轻飘落的花瓣如同红色的雨。写下万字诗篇,终究会埋没在杂草和烟雾中。但只要有地可登临,我就会穿上草屐,哪里管他西东南北。何况我离家并不远,红桥的路途也算不上是漂泊的痕迹。可惜方淮还很远,船夫催着我上船。
作者介绍:李符,清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常带有悠远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李符游历之际,表达了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以及对自然景色的感悟。
《扬州慢 其二 平山堂写怀》是一首充满感慨的诗,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历史遗迹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过往的追忆。开头几句描绘了隋苑的荒凉和蜀冈的美丽,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历史的变迁与时光的无情。接着,诗人提到醉翁和柳树,表现出对自然和人情的关怀,似乎在问谁来延续这份美好。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挥毫万字”的豪情,表达了对文学创作的执着,但同时又感到自己的作品可能会被埋没。这种矛盾的情感深刻地反映了诗人的无奈与追求。最后,诗人以“莫问西东”的洒脱态度收尾,表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既对人生的深思熟虑,又对自然的随遇而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李符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诗中提到的“醉翁”是谁的典故?
“挥毫万字”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追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杜甫的《春望》中,同样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思考,而李符的诗则更侧重于自然之美与历史的反思。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存在相似之处,但表现方式和侧重点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