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16: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16:11
洞仙歌
作者:吴藻
花窗细读,十年前名句。
一瓣香曾为君炷。
甚空空妙手,绣出鸳鸯,
谁通道肯把金针度与。
才华清似水,脱口轻圆,
北宋南唐最佳处。
酒醒又今宵,拍遍红芽,
尽高唱大江东去。
笑一颗骊珠几人探,
但白石梅溪,纷纷侬汝。
在花窗下细细阅读,十年前的名句。
一瓣香曾经为你点燃。
那空灵的手艺,绣出了鸳鸯,
谁能说得清,愿意把金针传授给我。
才华如清水般澄澈,
一出口便是轻盈圆润的诗句,
北宋南唐的作品中,正是最美之处。
酒醒后又是今宵,轻拍红芽,
尽情高歌“大江东去”。
谁能探寻那颗骊珠,
不过是白石梅溪,纷纷你我之间。
作者介绍:吴藻,清代诗人,字子升,号天如,擅长诗词,尤以清丽见称。他的作品不仅反映了个人情感,也关注社会风貌。
创作背景:本诗作于清代,吴藻通过抒发个人对文学的热爱,表达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人生哲理的感悟。
《洞仙歌》是吴藻的一首抒情诗,表现了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与追求。诗中开篇便提到“花窗细读,十年前名句”,恰如其分地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经典的追忆与向往。通过“一瓣香曾为君炷”,可以看出诗人对于情感的深切体验,香气的象征也增添了诗句的柔美。
接着,诗人提到“空空妙手”,描绘了技艺高超的艺术家,指出真正的才华在于那清澈似水的才情,展现了对北宋南唐诗词的赞美。这不仅是对过去文学成就的推崇,也反映了诗人对自己艺术追求的自信与执着。
最后,“酒醒又今宵,拍遍红芽”,将诗人从过去的回忆带回了现实,展现了生活的生机与活力。诗歌以“笑一颗骊珠几人探”结束,似乎在感叹世间珍贵事物的稀有与难得。整首诗美感与哲理交织,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现了对文学的热爱,对过往时光的追忆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清代文人对艺术的执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洞仙歌》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吴藻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北宋南唐”主要是指什么?
A) 两个历史时期
B) 两位历史人物
C) 两种文学风格
D) 两个地理位置
“酒醒又今宵,拍遍红芽”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失落
B) 怀旧
C) 希望与生机
D)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涵盖了《洞仙歌》的多方面分析和学习材料,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