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6:12: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12:05
江神子
李曾伯 〔宋代〕
白妃卷絮逐风颠。透朱帘。向空漫。
剪出冰花,偏爱腊前看。
能费化工多少力,千万里,尽同天。
歌楼清赏记当年。玉人占。绣衾塞。
老去孤高,世虑肯咨煎。
争似小窗梅影下,聊一笑,付无言。
这首诗描绘了白色的绢花在风中飘舞,透过红色的帘子,漫无目的地飞向天空。诗人特别喜欢腊月前看到的冰花,想知道这其中到底耗费了多少工夫,万里长空尽皆相同。歌楼的清赏让我想起了往年的情景,玉人占据了绣被,岁月的流逝让我变得孤高,难以再与世俗交谈。比起这些,不如在小窗下看梅花的影子,轻轻一笑,便可无言相付。
李曾伯,字君实,号天池,南宋时期的词人,以词风清丽、婉约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与人事,情感细腻,常带有淡淡的忧伤。
《江神子》写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和士人逐渐对现实的失望。在这种背景下,诗人通过对美好事物的描绘,寄托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生活的无奈。
《江神子》是一首风格细腻的词作,展现了李曾伯对美的深刻感受与对人生的思考。全词通过描绘绢花在风中飞舞的景象,引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中“白妃卷絮逐风颠”一开篇便勾勒出轻盈而又梦幻的画面,带给读者一种飘渺的感觉。
接着,诗人提到“透朱帘”,这里的红色帘子象征着生活的热闹与繁华,而“向空漫”则暗示了对自由与无拘无束的渴望。诗人在这里巧妙地对比了过去的欢愉与如今的孤独。通过“能费化工多少力,千万里,尽同天”,诗人感慨时间与空间的流逝,以及人力的渺小。
在后半部分,诗人回忆起“歌楼清赏记当年”,似乎是在追忆那些充满欢笑的日子。可现实的孤独与世俗的纷扰让他感到无奈,最终选择在小窗前与梅影相伴,以“聊一笑,付无言”来寄托内心的情感。这一结尾不仅是对现实的逃避,更是一种超脱与释怀。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感情的流露,展现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眷恋与对现实无奈的感慨,情感深邃而富有层次感。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孤独生活的无奈,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超然的态度。
选择题: 诗中提到的“白妃”指的是什么?
A. 一位女子
B. 一种花
C. 一种酒
填空题: 诗中“能费化工多少力”表达了诗人对____的感叹。
判断题: 诗人在最后选择梅影下的宁静,是因为他对世俗生活的热爱。
A. 对
B.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