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4:44: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4:44:08
答径山琳长老
苏轼
与君皆丙子,各已三万日。
一日一千偈,电往那容诘。
大患缘有身,无身则无疾。
平生笑罗什,神咒真浪出。
我与你都是丙子的年纪,已经各自度过三万天。
一天一千首偈,电光石火间难以追问。
大病是因为有身体,无身体则没有疾病。
我一生笑对那些空洞的咒语,真正的智慧是随意而出。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绘画家。其诗文兼具豪放与婉约,被誉为“苏诗”与“东坡体”。其生活经历丰富,历任多地官职,因其直言敢谏而屡遭贬谪,形成其独特的诗歌风格。
本诗创作于苏轼晚年,他在经历了人生的风雨与磨难后,愈发趋向于对生命的思考与哲理的探寻。诗中体现了对身体与精神的反思,表现出一种超脱与洒脱的态度。
《答径山琳长老》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诗中流露出对生命的感慨与对人世纷扰的淡然。开篇以“与君皆丙子,各已三万日”引出时间的流逝,强调了人生的短暂与珍贵。接着“电往那容诘”,展现了思维的敏捷,仿佛在告诫人们在快速变化的生活中,许多问题是难以细究的。
在探讨生命的本质时,苏轼提出“有身则有疾”,这是他对人生苦难深刻的领悟。身体的存在带来了各种烦恼,只有超越身体的束缚,才能达到无疾的境界。最后一句“平生笑罗什,神咒真浪出”则展示了他对形式主义和空洞教义的批判,令人深思。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思想,富含人生哲理,既是对自己经历的总结,也是对后人的启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整首诗围绕生命的短暂与痛苦的本质展开,表达了对身体的超脱与对智慧的追求,反映了苏轼在面对人生苦难时的洒脱与豁达。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内涵,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哲学思考。
苏轼在诗中提到的“丙子”指代什么?
“大患缘有身,无身则无疾”表达了什么思想?
“平生笑罗什”中的“罗什”指的是?
苏轼与李白的诗歌均反映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但李白的作品更为豪放,而苏轼则更显沉稳与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