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次韵钱舍人病起

《次韵钱舍人病起》

时间: 2025-04-30 18:53:29

诗句

床下龟寒且耐支,杯中蛇去未应衰。

殿门明日逢王傅,櫑具争先看不疑。

坐觉香烟携袖少,独愁花影上廊迟。

何妨一笑千痾散,绝胜仓公饮上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53:29

原文展示:

次韵钱舍人病起
苏轼 〔宋代〕
床下龟寒且耐支,杯中蛇去未应衰。
殿门明日逢王傅,櫑具争先看不疑。
坐觉香烟携袖少,独愁花影上廊迟。
何妨一笑千痾散,绝胜仓公饮上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苏轼在病中所感受到的心境。他在床上安静地躺着,感到龟的寒冷但又能忍耐,与此同时,酒杯中的蛇酒似乎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推移而变得衰败。明天将会在殿门前见到王傅,心中对宾客的到来充满期待,櫑具之间的争先恐后显示出对美酒的渴望。坐着时,香烟在袖子间轻轻飘动,独自愁苦着花影在廊下慢慢移动。最终,他想,何妨笑一笑,或许能驱散千般病痛,这比起仓公在池中饮酒的快乐更胜一筹。

注释:

  • 床下:指床下的龟,象征着长寿与坚韧。
  • 杯中蛇:指酒杯中的蛇酒,传统上认为蛇酒有助于健康。
  • 王傅:王安石的好友,诗人期待与他相见。
  • 櫑具:指酒具,形容酒具的丰盛。
  • 香烟:指香烟袅袅升起,营造出一种悠闲的气氛。
  • 仓公:指仓颉,传说中的文字发明者,诗中借用来形容饮酒的乐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也有细腻,擅长用生动的意象表达复杂的情感。苏轼的一生充满波折,经历了政治上的浮沉,其作品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苏轼生病时写的,表达了他在病中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他用幽默的方式来应对病痛,体现出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苏轼的《次韵钱舍人病起》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与哲理的诗作。诗中通过对病中情境的描绘,表现了诗人面对病痛时的从容与乐观。首句“床下龟寒且耐支”,不仅描绘了一个病人的状态,同时也暗含着长寿的寓意,龟代表着坚韧与耐力。接着“杯中蛇去未应衰”,则通过对蛇酒的描写,表达了对健康与长寿的向往,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在后面的描写中,诗人提到“殿门明日逢王傅”,显示出他对友人的期待与重视,这种人际关系在病痛中显得尤为珍贵。最后,诗人以“何妨一笑千痾散”作结,体现了他乐观的生活态度,认为笑容能驱散痛苦,这种积极的心态比仓公饮酒更加令人向往。

整首诗在意象上丰富多彩,情感真挚,透过对生活细节的观察,诗人展示了他超越病痛的智慧与勇气,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床下龟寒且耐支:床下的龟冷却依然能忍耐,象征着生命的坚韧。
  2. 杯中蛇去未应衰:酒杯中的蛇酒还没有衰败,暗示着对健康的渴望。
  3. 殿门明日逢王傅:明日将在殿门前与王傅相见,期待友人的到来。
  4. 櫑具争先看不疑:酒具丰盛,形象生动地展示了对美酒的渴望。
  5. 坐觉香烟携袖少:香烟飘散,营造出一种悠闲的气氛。
  6. 独愁花影上廊迟:孤独地感受到花影移动的忧愁。
  7. 何妨一笑千痾散:不如一笑,或许能驱散所有的病痛。
  8. 绝胜仓公饮上池:比起仓公饮酒的快乐,这种心态更胜一筹。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酒比作蛇,形象而生动。
  • 拟人:花影有情地在廊下慢慢移动,增强了情感的表现。
  • 对仗:如“床下龟寒且耐支,杯中蛇去未应衰”,增添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病痛中仍能保持乐观的态度,强调了友谊和幽默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通过描绘简单的生活场景,表现了对生命的热爱与对健康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长寿与坚韧。
  • :象征健康与活力。
  • 香烟:象征悠闲与恬静。
  • 花影: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苏轼在诗中提到的“王傅”是如何与诗人相关的? A. 是他的敌人
    B. 是他的好友
    C. 是他的老师
    D. 是他的家人

  2. 诗中提到的“何妨一笑千痾散”表达了什么情感? A. 绝望
    B. 乐观
    C. 忧伤
    D. 生气

  3. 诗中的“床下龟寒且耐支”意指什么? A. 生命的脆弱
    B. 生命的坚韧
    C. 生活的奢华
    D. 生活的苦难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同样表达了对于生命与友情的深刻思考。
  • 《登高》 杜甫: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反映出诗人对人生的感悟。

诗词对比:

  • 《次韵钱舍人病起》《饮酒》陶渊明的作品可以对比,前者表达了病痛中对生活的感悟,而后者则是对自然与自由生活的追求,二者的主题虽不同,但都蕴含了对生命的思考与热爱。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诗精选》
  • 《诗经与汉乐府》

相关查询

东西正阳献捷和傅山父凯歌韵 和傅山父小园十咏 满江红 其一 丙辰生初自赋 重庆阃治十咏·吟啸 水调歌头(辛亥中秋和陈次贾,用坡仙韵) 水龙吟·东南一气当春 和周昞仲过踏洞滩 沁园春(饯邓季谦赴班) 宁国道间即事 定花阻风五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羊毛尘量 驵卒 引船就岸 金字旁的字 暮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弱弓 田字旁的字 鼠字旁的字 奢愿 玉圭金臬 角字旁的字 偎红倚翠 嘘嘻 舌字旁的字 口腹自役 幽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