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3:43: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3:43:59
公退清闲如致仕,
酒馀欢适似还乡。
不妨更有安心病,
卧看萦帘一炷香。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退隐后的悠闲生活,像是已经辞官归隐一般;在饮酒之后的欢乐中,仿佛又回到了故乡。即使有些安静的病痛,也不妨,卧在床上,看着窗帘轻轻摇曳,享受一炷香的宁静。
“公退”一词常常与隐士的生活方式相关联,指代那些在政治上受到挫折或选择隐退的人。苏轼在诗中借用这一典故,传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提到的“香”常常象征着清净和心灵的安宁,与道教文化中追求的静谧生活相呼应。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杰出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其作品涵盖诗、词、散文等多种体裁,风格多样,兼具豪放与细腻。苏轼在其一生中,经历了多次政治起伏,晚年时常隐居山水之间,追求内心的平静。
此诗作于苏轼晚年,其时他已多次被贬,面对政治的不如意,诗人选择了隐逸的生活。诗中流露出一种对清闲自在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在经历风雨后对人生的感悟。
《臂痛谒告,作三绝句示四君子 其一》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苏轼通过描绘自己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两句“公退清闲如致仕,酒馀欢适似还乡”,生动描绘了诗人辞官后轻松自在的状态。与其说这是对隐居生活的赞美,不如说是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在红尘纷扰中,能够享受一份宁静显得尤为珍贵。
接下来的“安心病”则引人思考,诗人虽然身体上有些不适,但内心却是安宁的。这种“病”并非单纯的身体不适,而是一种心灵的安静与和谐,反映了他对生活的哲学理解。最后一句“卧看萦帘一炷香”则更加深化了这种意境,诗人以卧姿静看窗帘轻荡,伴随一缕香烟,展现出一种闲适而惬意的生活图景。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感悟,既有个人的情感,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索,体现了苏轼作为文学家的深厚底蕴和独特视角。
整首诗传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内心安宁的追求。诗人反映了在经历世俗纷扰后,心灵的归宿与自我救赎的过程,展示了对生命、人生的深刻思考。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人理想生活的图景,展现了他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与反思。
诗中“公退”指的是什么?
A. 辞官
B. 旅行
C. 学习
D. 结婚
“酒馀欢适似还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A. 悲伤
B. 怀念故乡
C. 疲惫
D. 忧虑
诗中提到的“安心病”主要是什么含义?
A. 身体疾病
B. 心灵的安宁
C. 无聊
D. 失落
答案:
两首作品虽然主题不同,但都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并在意境上有相似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