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9:14: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9:14:56
将军辟辕门,耿介当风立。
诸将欲言事,逡巡不敢入。
剑气射云天,鼓声振原隰。
黄尘塞路起,走马追兵急。
弯弓从此去,飞箭如雨集。
截围一百里,斩首五千级。
代马流血死,胡人抱鞍泣。
古来养甲兵,有事常讨袭。
乘我庙堂运,坐使干戈戢。
献凯归京师,军容何翕习。
将军在辕门前站立,正气凛然,迎风而立。
众将领想要上前讲话,却犹豫不决,不敢进入。
剑光直射云天,鼓声震动原野和沟壑。
黄尘弥漫,路途被塞住,骑马追赶敌军十分急迫。
弯弓从这里出发,飞箭如雨般齐集。
在一百里外截住敌人,斩首五千级。
战马流血而死,胡人痛苦地抱住马鞍哭泣。
自古以来,养成甲兵,有事就常常出征。
趁着我朝的运势,坐享和平安定。
献凯歌归京师,军容何等整齐。
刘希夷是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时期,擅长古体诗,风格豪放,常以描写边塞战争和将士英勇为主题。他的作品常反映出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以及对战争的关注。
《将军行》写于盛唐时期,正值国家对外战争频繁,边塞战斗多发。诗人通过描绘将军出征的场景,表达了对勇敢将士的赞美和对战争的敏感思考。
这首《将军行》以强烈的战争氛围和鲜明的战斗场景,展现了将军的英勇和士兵的悲壮。开篇即以将军的形象引入,耿介当风,突显出将军的气节和责任感。诸将欲言而不敢入,表现出对将军威严的敬畏与对战争的恐惧。整首诗通过生动的军事场景描绘,展现了战斗的激烈与残酷,剑气射云、飞箭如雨,运用了大量生动的意象,营造出一种紧迫感和动感。
在描写战斗的同时,诗中也夹杂着对战士生命的沉重思考,代马流血死、胡人抱鞍泣,既是对战斗结果的描述,也反映了战争带来的痛苦与悲伤。诗的最后几句则转向了对国家安定的期待,暗示出和平的重要性与对未来的希望。整首诗气势磅礴,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将军辟辕门,耿介当风立。
将军在车门前站立,清白正直,迎风而立。
诸将欲言事,逡巡不敢入。
众将领想要上前发言,但犹豫不决,不敢走入。
剑气射云天,鼓声振原隰。
剑光直射天际,鼓声震动原野与沟壑。
黄尘塞路起,走马追兵急。
战斗中扬起的黄尘遮蔽了道路,骑马追赶敌人十分急迫。
弯弓从此去,飞箭如雨集。
从这里弯弓射箭,密集的箭如同雨点般落下。
截围一百里,斩首五千级。
在一百里范围内截住敌人,杀敌五千级。
代马流血死,胡人抱鞍泣。
战马流血而死,敌人痛苦地抱住马鞍哭泣。
古来养甲兵,有事常讨袭。
自古以来,培养甲兵总是为了应对突发的战争。
乘我庙堂运,坐使干戈戢。
利用我朝的运势,使得战争停止。
献凯归京师,军容何翕习。
战胜归来,凯旋而归,军容整齐,气势恢宏。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歌颂将军和战士们的英勇,反映战争的残酷与士兵的悲壮,同时表达了对和平安定生活的向往。通过对战争场景的细腻描绘,诗人传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
将军辟辕门,表现了将军的什么特质?
a) 胆怯
b) 决断
c) 耿介
d) 忍耐
“飞箭如雨集”中的“如雨”是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拟人
b) 比喻
c) 对仗
d) 排比
诗中“代马流血死”反映了什么?
a) 战争的胜利
b) 战争的代价
c) 军队的纪律
d) 将军的勇敢
《将军行》和王昌龄的《出塞》都描写了边塞的战争场景,前者更侧重于将军的英勇和战斗的壮烈,后者则更关注士兵的命运与思乡之情。两首诗在表现战争的残酷和士兵的悲壮方面各有侧重,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