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45: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45:42
送李侍御赴安西
作者:高适
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
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虏障燕支北,秦城太白东。
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
这首诗的内容可以理解为:
行者面对着随风飘荡的野草,手中的金鞭指向那匹强壮的马。功名在万里之外,而心中的忧愁却只在这一杯酒中。北边是敌人的防线,东边则是秦城和太白山。离别的灵魂不要感到惆怅,看看那把宝刀的威武雄壮吧!
“功名万里外”可以理解为对功名的追求往往需要经历千辛万苦,而“心事一杯中”则表达了内心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思考。诗中提到的燕支和秦城,都是历史上著名的地理位置,象征着边疆的危险与荣耀。
高适(704年-765年),字达夫,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与王之涣、岑参并称。高适的诗风豪放,常以边塞题材见长,作品中充满了对国家的热爱和对士人的激励。
这首诗作于高适送别李侍御赴安西时,表现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即将面对的艰难环境的理解与支持,反映了边塞将士的豪情和士人对功名的追求。
《送李侍御赴安西》是一首具有强烈情感和社会背景的送别诗。高适通过对边塞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李侍御的关心与祝福,同时又体现了自己对功名与理想的追求。诗的开头“行子对飞蓬”,用飞蓬草的飘荡象征行者的漂泊与不定,生动地描绘了送别时的场景。接着,金鞭与铁骢的对比,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期许与信心。诗中提到的“功名万里外”,反映了高适对理想的渴望,而“心事一杯中”则显露出内心的忧虑和不安。最后,诗人在离别之际鼓励李侍御要勇敢面对未来,展现了作者豪放的性格和对朋友的深切关怀。
整首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对友人的鼓励与祝福,表现了对理想的追求和对未来的希冀,展现了高适对朋友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边塞生活的理解。
诗中提到的“飞蓬”象征什么?
“功名万里外”的意思是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看取宝刀雄”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