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浑将军出塞

《送浑将军出塞》

时间: 2025-05-10 09:16:33

诗句

将军族贵兵且强,汉家已是浑邪王。

子孙相承在朝野,至今部曲燕支下。

控弦尽用阴山儿,登阵常骑大宛马。

银鞍玉勒绣蝥弧,每逐嫖姚破骨都。

李广从来先将士,卫青未肯学孙吴。

传有沙场千万骑,昨日边庭羽书至。

城头画角三四声,匣里宝刀昼夜鸣。

意气能甘万里去,辛勤判作一年行。

黄云白草无前后,朝建旌旄夕刁斗。

塞下应多侠少年,关西不见春杨柳。

从军借问所从谁,击剑酣歌当此时。

远别无轻绕朝策,平戎早寄仲宣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9:16:33

送浑将军出塞

原文展示:

将军族贵兵且强,汉家已是浑邪王。
子孙相承在朝野,至今部曲燕支下。
控弦尽用阴山儿,登阵常骑大宛马。
银鞍玉勒绣蝥弧,每逐嫖姚破骨都。
李广从来先将士,卫青未肯学孙吴。
传有沙场千万骑,昨日边庭羽书至。
城头画角三四声,匣里宝刀昼夜鸣。
意气能甘万里去,辛勤判作一年行。
黄云白草无前后,朝建旌旄夕刁斗。
塞下应多侠少年,关西不见春杨柳。
从军借问所从谁,击剑酣歌当此时。
远别无轻绕朝策,平戎早寄仲宣诗。

白话文翻译:

这位将军出身显贵,兵力也强大,如今汉朝已是浑邪王的天下。他的子孙在朝中和地方都相继继承了这个地位,至今他的部队仍在燕支地区驻扎。控弦的士兵全部是阴山的年轻人,出征时总是骑着大宛马。银鞍玉勒,绣着华美的蝥弧,每次都能追逐那些敌人,破坏他们的骨头。李广一直以来都是带头将士的,而卫青却不肯学习孙吴的谋略。传闻战场上有千万骑兵,昨天边疆的信件已经送到。城头传来三四声号角,刀匣里的宝刀昼夜发出鸣响。意气风发的他愿意甘愿走万里路,辛勤的努力可比一年旅行。黄云和白草之间没有时间的前后,早晨竖起旗帜,晚上又拿起刀斗。塞外应该有很多豪杰少年,但在关西却看不到春天的杨柳。想问从军的你们来自哪里,正当此时,击剑唱歌正酣畅。远离故乡不再轻易回头,平定边疆的诗句早已寄给仲宣。

注释:

  • 浑邪王:指汉朝时期的匈奴王。
  • 部曲:指部队或士兵。
  • 控弦:指弓箭手。
  • 大宛马:指一种著名的战马,象征骑兵的强大。
  • 银鞍玉勒:形容马具的华丽,银色的鞍子和玉制的勒马器。
  • 嫖姚:指敌人,历史上著名的敌人。
  • 李广、卫青:都是汉朝著名的将领,李广以勇猛著称,卫青则以智谋闻名。
  • 仲宣:指王粲,著名的文学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高适,字达夫,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以豪迈、壮阔的诗风而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边塞生活,表现战争、豪情与悲壮。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高适送别浑将军出征之际,表达对将军的钦佩与祝福,同时也反映了当时边疆战事频繁,士兵们的英雄气概和对国家的忠诚。

诗歌鉴赏:

《送浑将军出塞》是一首典型的边塞诗,展现了高适对将军的敬仰及对边疆生活的深刻理解。开头两句直接描绘了将军的显贵背景与强大兵力,显示出将军的威望与责任。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丰富的意象,描绘出将军带领士兵出征的情景,尤其通过“银鞍玉勒”的描写,强调了武器与装备的华丽,展现了战士们的英勇和士气。

在全诗中,古代名将李广和卫青的对比,不仅突出了将军的军事才能,也反映出历史传承与时代变迁的主题。尤其是“意气能甘万里去,辛勤判作一年行”,表达了将军愿意为国捐躯的壮志,彰显了将士的豪情万丈。

最后,诗中通过对“黄云白草”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边塞的苍凉与英雄的孤独感,最后以“远别无轻绕朝策”收尾,表达了将军心中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未来的期待,形成了情感的升华。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将军族贵兵且强:将军出身显赫,兵力雄厚。
    2. 汉家已是浑邪王:汉朝的统治已被匈奴分裂。
    3. 子孙相承在朝野:他的后代在朝廷和地方上继续掌权。
    4. 至今部曲燕支下:部队仍驻扎在燕支地区。
    5. 控弦尽用阴山儿:弓箭手都是阴山的年轻人。
    6. 登阵常骑大宛马:出征时常骑着大宛马。
    7. 银鞍玉勒绣蝥弧:豪华的马具,代表将士的英勇。
    8. 每逐嫖姚破骨都:每次出征都能打败敌人。
    9. 李广从来先将士:李广是著名的将领。
    10. 卫青未肯学孙吴:卫青也不愿意学习孙吴的策略。
    11. 传有沙场千万骑:传闻战场上有千万骑兵。
    12. 昨日边庭羽书至:边疆的信件已经送到。
    13. 城头画角三四声:城头传来号角声。
    14. 匣里宝刀昼夜鸣:刀匣里的宝刀发出鸣响。
    15. 意气能甘万里去:有志愿意走万里路。
    16. 辛勤判作一年行:辛勤的努力胜过一年旅行。
    17. 黄云白草无前后:描绘边塞的苍凉。
    18. 朝建旌旄夕刁斗:早晨立旗,晚上战斗。
    19. 塞下应多侠少年:塞外应该有许多豪杰。
    20. 关西不见春杨柳:关西却没有春天的杨柳。
    21. 从军借问所从谁:问从军的人来自哪里。
    22. 击剑酣歌当此时:此时正当击剑高歌。
    23. 远别无轻绕朝策:远离故乡不再轻易回头。
    24. 平戎早寄仲宣诗:早已寄出平定边疆的诗。
  •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银鞍玉勒”描绘华美的装备,象征将士的英勇与士气。
    • 对仗:如“黄云白草”,对称工整,使诗句更具韵律美。
    • 夸张:如“沙场千万骑”,表现出战争的壮观与力量。
  •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写将军出征的壮丽场景,表达了对将军的敬佩和豪情,也反映了边疆将士的英勇与牺牲精神,歌颂了他们为国家和平与安宁所付出的努力与奉献。

意象分析:

  • 银鞍玉勒:象征着将军的豪华与威严。
  • 黄云白草:代表边塞的环境,展现了边疆的艰苦与苍凉。
  • 画角:号角声象征着战争的号召与紧迫感。
  • 侠少年:表现出边疆年轻人勇敢豪杰的形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将军是哪位?

    • A. 李广
    • B. 卫青
    • C. 浑将军
    • D. 孙吴
  2. “银鞍玉勒”主要描绘了什么?

    • A. 将军的家世
    • B. 将士的装备
    • C. 战争的残酷
    • D. 边塞的环境
  3. 诗中提到的“关西”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北方
    • B. 西方
    • C. 南方
    • D. 东方

答案

  1. C. 浑将军
  2. B. 将士的装备
  3. B. 西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王昌龄的《出塞》

诗词对比: 《送浑将军出塞》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描绘了边塞的壮丽景象,但前者更侧重于将士的豪情与战争的景象,而后者则更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与人生哲理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边塞诗选》
  • 《高适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山中吟 山中吟 山中吟 秋夜游东墅 清风阁 钱塘旅舍 梅梁堰 绿琐 梨花 冷泉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莺娇 音诲 玉盏 父字头的字 女字旁的字 木强少文 留恋不舍 比字旁的字 逮捕 钝学累功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悒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矢字旁的字 沉博绝丽 老气横秋 荡海拔山 坐结尾的成语 頁字旁的字 忆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