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40: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40:21
邯郸城南游侠子,自矜生长邯郸里。
千场纵博家仍富,几度报仇身不死。
宅中歌笑日纷纷,门外车马常如云。
未知肝胆向谁是,今人却忆平原君。
君不见即今交态薄,黄金用尽还疏索。
以兹感叹辞旧游,更于时事无所求。
且与少年饮美酒,往来射猎西山头。
在邯郸城南有个游侠,他自夸出生于邯郸。
他曾赢得千场赌博,依然富有,几次复仇也未死去。
在家中歌声笑语不断,门外车马如云般繁忙。
不知道这样的肝胆向谁倾诉,如今的人却怀念平原君。
你可曾见如今人际关系疏远,花尽黄金仍旧不知所求。
因此感叹辞别旧游,面对时事更是无所追求。
不如和少年们一起饮美酒,去西山打猎游玩。
高适(704年-765年),字达夫,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生于邯郸,后世称为“高诗”。他的作品多描写边塞风光和士兵生活,表达豪情壮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此诗写于高适青年时期,反映了他对侠客生活的向往与对当时社会人际关系的感慨。诗中充满了年轻人的豪情与对人生的思考。
《邯郸少年行》是一首充满豪情的诗,展现了年轻人在邯郸的游侠生活。诗人以游侠为主角,自我肯定,表现出年轻人的自信与骄傲。整首诗通过对游侠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充满活力和激情的图景,然而在欢声笑语的背后,诗人又流露出对人际关系的思考和对未来的迷茫。
诗中提到的“平原君”是一个典故,暗示了对英雄气概的怀念,表达了对当代人际关系淡薄的失落感。这种对比使得诗歌更具深度,既有年轻人的狂热,也有对现实的冷静观察。
高适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对比的手法,将游侠的生活与现实社会现状相结合,表现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对黄金、名利的反思。这样的情感在诗中交织,使得全诗既有豪放的气魄,也有细腻的情感,体现了高适深厚的诗歌功底。
整首诗表达了年轻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对豪情壮志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对当代人际关系的思考与失落,传达出一种对过往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诗中“游侠子”指的是:
A. 书生
B. 武士
C. 富商
D. 游手好闲者
平原君的形象象征:
A. 忘恩负义
B. 忠诚与侠义
C. 富贵荣华
D. 平淡无奇
诗人对人际关系的态度是:
A. 非常热情
B. 充满怀念
C. 无所谓
D. 失落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两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王维更偏向于宁静淡泊的态度,而高适则充满了年轻人的豪情和对现实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