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31: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31:22
奉和待勤照上人不至
东洛居贤相,南方待本师。
旌麾俨欲动,杯锡杳仍迟。
积雪迷何处,惊风泊几时。
大臣能护法,况有故山期。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贤良之相和本师的期待与思念。东洛的贤相居住于此,而南方则在等待本师的到来。旌旗似乎即将动起,但饮酒的杯子却依然空迟。积雪遮蔽了去向,不知何时才能停息。大臣们能够保卫法度,更何况我对故乡的期盼呢。
皇甫冉,唐代诗人,字景文,号子和,仕途不顺,常以诗歌抒发内心情感。他的诗风清新,常常表现出对时事的关注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此诗写于唐代中期,正值社会动荡与政治不安之时,作者通过对贤相与本师的期待,表达了对理想政治的向往与对故乡的思念。
《奉和待勤照上人不至》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思考的诗。诗中通过对贤相与本师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政治理想的追求与对个人命运的忧虑。开篇提到“东洛居贤相”,既是对理想政治的向往,也是对现实的反思。东洛的贤相象征着道德与智慧的结合,然而作者却在等待本师的到来,这种等待不仅是对师长的渴望,更是对知识与指导的渴求。
“旌麾俨欲动,杯锡杳仍迟”,这两句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无奈。旌旗即将动起,象征着希望与行动的即将来临,但酒杯却迟迟未满,似乎在暗示现实的困境与无能为力的状态。接下来的“积雪迷何处,惊风泊几时”,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与不安。积雪遮蔽了方向,风的突然袭来,象征着生活中的不确定性与挑战。
最后两句“大臣能护法,况有故山期”则是对希望的寄托,大臣能够守护法度,诗人对故乡的期盼则是对理想与归属的渴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一个身处动荡时代的诗人内心的挣扎与追求。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理想政治的追求与对个人命运的思考,通过对贤相与本师的期待,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这些意象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情感,也体现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不安,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现了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诗中“东洛”指的是哪个地区?
诗中“本师”指的是?
诗中“积雪迷何处”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可以与李白的《将进酒》和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李白的豪放与杜甫的沉重,反映了不同的历史背景与个人情感。
以上是对《奉和待勤照上人不至》的详细解析与赏析,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内容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