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02: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02:55
上公旌节在徐方,旧井莓苔近寝堂。
访古因知彭祖宅,得仙何必葛洪乡。
清虚不共春池竟,盥漱偏宜夏日长。
闻道延年如玉液,欲将调鼎献明光。
这首诗描绘了彭祖井的美丽和历史。诗人提到,上公的旌节在徐州一带,老井的苔藓生长在寝堂附近。通过拜访古迹,诗人得知彭祖曾居住于此,得道成仙又何必去葛洪的故乡呢?这里的清幽宁静与春天的池水相映成趣,尤其是夏日的清洗更为适宜。听说延年益寿的秘方如同美酒一般,诗人希望将这种妙方调制献给明光之主。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皇甫冉,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作品常带有道教思想,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及人文历史。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作者对彭祖文化的敬仰和对长寿及道教思想的探讨有关,反映出诗人对古代先贤的追思与向往。
《彭祖井》以彭祖的传说为背景,通过描写古井的宁静和清幽,表达了诗人对长寿与道教思想的向往。诗中,上公的旌节与古井的苔藓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历史的沧桑与时间的流逝。诗人在访古中领悟到彭祖的宅地,进而反思长生的意义,体现出一种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与其说是在描绘自然的美,不如说是在思考如何追求长生不老。尤其是“闻道延年如玉液”,将延年益寿的理想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展现出诗人对道教文化的理解和向往。
整首诗通过清新的意象和深邃的主题,表现了诗人对生命和历史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长生不老的主题,表现了对古代贤者彭祖的崇敬,反映了作者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上公旌节在徐方”中的“上公”指的是哪个典故中的人物?
A. 李白
B. 彭祖
C. 孔子
答案:B
诗中提到的“延年如玉液”是指什么?
A. 美酒
B. 长生的秘方
C. 春天的花
答案:B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哪种理想的向往?
A. 财富
B. 权力
C. 长生不老
答案:C
《庐山谣》 - 李白
《长恨歌》 - 白居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