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4:10: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4:10:59
闻说淮东形势地,三城万瓦夹江滨。
小山赋后谁招隐,漂母祠前早闭门。
日月苦消行路客,篮舆长忆执经人。
深秋木叶知多少,扫径相迟薜荔村。
听说淮东的地形和形势,三座城市和万千瓦房紧靠江边。
小山赋诗之后,谁来招呼隐士呢?漂母的祠堂前早已关上了门。
日月无情地消磨着行路的客人,我常常想念那位持经之人。
深秋时节,树叶不知道有多少,扫清小路的却是薜荔村的晚归人。
作者介绍:魏禧(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以诗文见长,尤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清代,反映了诗人对淮东地区的思考以及对隐士生活的向往,表现出对人生和追求的深刻思考。
《淮阴寄门人赖韦兼酬诸生》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作。诗的开头描绘了淮东的美丽景色,三城万瓦的繁华与江边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让人感受到繁华背后的孤独与思索。诗人通过对小山赋的提及,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暗示着在浮华的外表之下,内心渴望追求一种清静的生活。
接着,漂母祠前的“早闭门”则显示出隐士生活的难以寻觅,日月的流逝象征着时间的无情,使得行路的客人愈发感到孤独与迷茫。篮舆的提及则暗示着诗人对于昔日执经之人(隐士、学者)的怀念,透出一种对过往人事的追忆。
最后,深秋的木叶和薜荔村的景象,则不仅是自然的写照,更是一种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在深秋时节思索生命的意义,扫清小路的背影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惆怅与无奈。整首诗在优美的意象中,流露出诗人对隐逸与世俗生活的深刻反思,情感深邃而又细腻,给人以启发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哲学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漂母”指的是?
A. 传说中的隐士
B. 祭祀的地点
C. 诗人的朋友
D. 诗人的老师
“三城万瓦夹江滨”意指什么?
A. 自然景观
B. 繁华城市的描绘
C. 孤独生活
D. 诗人的感慨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繁华的歌颂
B.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人生的思考
C. 生活的无奈
D. 对友人的怀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