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尚湖夜泊

《尚湖夜泊》

时间: 2025-05-02 05:20:22

诗句

微茫云水自萋迷,平远山光入望低。

唱罢竹枝帆尽落,孤篷残梦尚湖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20:22

原文展示:

微茫云水自萋迷,平远山光入望低。
唱罢竹枝帆尽落,孤篷残梦尚湖西。

白话文翻译:

在朦胧的云水之间,景色显得模糊而迷离;远方的山光在视野中显得低沉而遥远。唱完竹枝词,帆船已然全无,孤独的小船上,残留的梦境依旧漂泊在尚湖的西边。

注释:

  • 微茫:形容景色模糊不清;
  • 萋迷:形容景色如草木一般迷离;
  • 平远:形容远方的山光平淡而远;
  • 竹枝:指竹枝词,这是一种民间歌谣;
  • 帆尽落:帆船已经收起,象征旅途的结束;
  • 孤篷:指孤独的小船;
  • 残梦:指未完成的梦或回忆;
  • 尚湖:这可能是指一个特定的湖泊。

典故解析:

尚湖夜泊的意境可以与古代诗人夜泊的主题相联系,如李白的《夜泊牛津》,都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与思考。尚湖作为地点,可能具有特定的文化象征。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钱大昕(1711年-1797年),字君猷,号心斋,清代著名学者和诗人,精通经史,尤其以考证和阐释古籍闻名。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钱大昕的旅途中,表现他对自然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反映了清代士人的孤独与思索。

诗歌鉴赏:

《尚湖夜泊》是一首典型的夜泊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以及内心的孤独感。开篇的“微茫云水自萋迷”描绘了一幅朦胧的湖面图,云水交融,仿佛进入了一个梦幻的世界。山的隐约与远方的光线交织,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沉重的感觉,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接下来的“唱罢竹枝帆尽落”,则通过唱歌和帆船的意象,象征着旅途的结束与梦想的破灭。诗人用“孤篷残梦”来表达自己在湖畔的孤独及对往昔梦想的追忆,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也有对理想的渴望。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整首诗既有视觉之美,也有情感之深,体现了清代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微茫云水自萋迷:云雾缭绕,水面朦胧,给人以迷失之感。
    • 平远山光入望低:远方的山光在视野中显得平淡而低沉,显露出一种孤独。
    • 唱罢竹枝帆尽落:传达了歌声的消逝与船帆的收起,象征着旅途的尽头。
    • 孤篷残梦尚湖西:孤独的小船上仍留有未完的梦,表明诗人的思绪仍在湖面徘徊。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人的情感相联系。
    • 拟人:云水与帆船似乎有了生命,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 对仗:诗中运用了对仗的手法,使得韵律感更强。
  •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夜泊尚湖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对人生孤独的思考以及对理想的追寻。

意象分析:

  • 云水:象征自然的变幻与无常。
  • 山光:代表远方的理想与追求。
  • 竹枝:象征民间的快乐与生活的简单。
  • 孤篷:象征孤独与内心的沉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竹枝”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一种民间歌谣
    C. 一种乐器

  2. “微茫云水自萋迷”中,“萋迷”的意思是: A. 清晰可见
    B. 迷离模糊
    C. 美丽动人

  3. 诗人通过“唱罢竹枝”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忧伤与无奈
    C. 兴奋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津》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对比钱大昕的《尚湖夜泊》和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自然的宁静与诗人的孤独,但王维更注重于秋天的氛围与静谧,而钱大昕则强调了夜晚的迷离感和内心的反思。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选集》
  • 《诗词鉴赏与解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水调歌头 题蒯子范先生坐翠微图 水调歌头·春事已如许 水调歌头 游武夷和罗庆 武夷山志卷十五 水调歌头 游千山并寄引之 水调歌头 其二 王次卿归自彭门,中秋步月作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东坡铜印 水调歌头 其一 春寿太守 水调歌头 其七 答甬川少宰纳凉之作 水调歌头 题毛会侯戴笠垂竿小像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萝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妍蚩好恶 囊空如洗 拘文牵俗 汹涌淜湃 包含贞的成语 畔宫 采字旁的字 虫字旁的字 包含救的词语有哪些 明媒正礼 朽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寓贬于褒 方字旁的字 知天知地 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 存蓄 曰字旁的字 風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