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姚少师祠

《姚少师祠》

时间: 2025-05-07 23:01:07

诗句

㶁㶁泉流槛外分,披缁入定戒香熏。

空登北郭诗人社,难上西山老佛坟。

好杀共知和尚误,著书赖有故交焚。

依然病虎形容在,曾否声名直半文。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01:07

原文展示:

姚少师祠
作者:钱大昕
㶁㶁泉流槛外分,
披缁入定戒香熏。
空登北郭诗人社,
难上西山老佛坟。
好杀共知和尚误,
著书赖有故交焚。
依然病虎形容在,
曾否声名直半文。

白话文翻译:

泉水潺潺流在栏杆外,
披上黑袍进入禅定香气弥漫。
空自登上北边的诗人社,
却难以攀登西山的老佛坟。
可惜那和尚的误解,
写书靠的是老朋友的帮助。
如今依然像病虎般消瘦,
难道他的声名只值半文钱?

注释:

  • 㶁㶁:形容水流声,潺潺的样子。
  • 披缁:披上黑色的袍子,指僧侣的服装。
  • 戒香:指禅定时的香气。
  • 北郭:北边的城墙外,指诗人社的所在。
  • 和尚:指僧侣。
  • 著书:写书,表达自己的思想。
  • 故交:老朋友,指过去的交情。
  • 病虎:形容人瘦弱,依然有威风的样子。
  • 声名:名声,声誉。

典故解析:

  • 老佛坟:此处可能指的是某位重要的历史人物或高僧的墓地,暗示着对高人、圣人的向往与敬仰。
  • 和尚误:或许指对某位和尚的误解或误会,反映了作者对佛教中某些人物的复杂情感。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钱大昕(1711-1797),字枅山,号岱舸,清代著名的思想家和诗人,擅长诗词、考古学、金石学,对古文有深厚的造诣。
  •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作者对姚少师祠的拜访,表达了对历史的追思和对当下名声的感慨,反映出作者对佛教文化的认同与思考。

诗歌鉴赏:

《姚少师祠》一诗,展现了钱大昕对历史、文化以及个人境遇的深刻思考。开篇以“㶁㶁泉流槛外分”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环境,水声潺潺,如同诉说着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隐喻。接下来的“披缁入定戒香熏”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禅意的空间,展现了诗人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这种宁静与空灵与后面的“空登北郭诗人社,难上西山老佛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出诗人对无法攀登高峰的失落感。

诗中提到“好杀共知和尚误”,可以看作是对现实的反思与批判,和尚的误解或许象征着对信仰与世俗的混淆。最后两句“依然病虎形容在,曾否声名直半文”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名声的自嘲与无奈,仿佛在质问自己在历史长河中的位置与价值。整首诗情感真挚,层次丰富,既有对文化的敬仰,也有对个人命运的思索,读来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㶁㶁泉流槛外分:水流声响,营造出清幽的环境,暗示着一种禅意的宁静。
    • 披缁入定戒香熏:穿上僧袍,沐浴在香气中,象征着对于修行的追求。
    • 空登北郭诗人社:登上诗人社,却感到空虚,寓意对文化社团的失望。
    • 难上西山老佛坟:想要攀登却无法到达,象征着对高人、圣人的向往。
    • 好杀共知和尚误:和尚的误解,暗示了对信仰的困惑。
    • 著书赖有故交焚:写作依靠朋友,表达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 依然病虎形容在:虽然身体虚弱,但依旧有气势,反映出内心的坚持。
    • 曾否声名直半文:自嘲名声微薄,表露出对于个人成就的反思。
  2.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病虎”比喻自己的虚弱与坚持。
    • 对仗:如“披缁入定”与“空登北郭”,对比修行与世俗的关系。
    • 意象:水、香、和尚等意象交织,形成丰富的文化内涵。
  3. 主题思想

    •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和个人命运的反思,探讨了名声、信仰与个人价值之间的关系,表现出一种对超越与追求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与困惑。

意象分析:

  • 泉水: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时间的流逝。
  • 黑袍:代表着僧侣的身份与精神追求。
  • 戒香:象征着内心的净化与宁静。
  • 北郭与西山:分别代表诗人社的世俗与高人的理想,形成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㶁㶁泉流”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 风声
    B. 水流声
    C. 人声

  2. 诗中提到的“和尚误”指的是?
    A. 对某人的误解
    B. 和尚的教义
    C. 和尚的传说

  3. “依然病虎形容在”的意思是?
    A. 身体健壮
    B. 身体虚弱但依旧有气势
    C. 声名显赫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比较钱大昕的《姚少师祠》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两者都表现出对自然的敬仰与对人生的思考,但王之涣更显豪情壮志,而钱大昕则更注重内心的宁静与对历史的反思。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钱大昕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竹枝 其二 竹枝 其一 竹枝歌六首 其五 自温州抵处州途中作 竹枝歌六首 其四 自温州抵处州途中作 竹枝歌六首 其三 自温州抵处州途中作 竹枝歌六首 其一 自温州抵处州途中作 竹枝歌四首 其四 送安庆教授朱仁卿 竹枝歌四首 其三 送安庆教授朱仁卿 竹枝词十八首 其四 竹枝词十八首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金珥 流水落花 包含葩的词语有哪些 因乌及屋 小字头的字 见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踨天蹐地 汲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建之底的字 孤云野鹤 省结尾的成语 天道宁论 鼓字旁的字 佯轮诈败 焚钱粮 刀字旁的字 囏窭 巾字旁的字 吝情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