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5:00: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5:00:55
闰月
李贺 〔唐代〕
帝重光,年重时,
七十二候回环推。
天官玉琯灰剩飞,
今岁何长来岁迟。
王母移桃献天子,
羲氏和氏迂龙辔。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闰月的景象,意在表现时间的流转与宇宙的变化。诗中提到“帝重光”,暗示着天帝的光辉与时间的重复。七十二候象征着一年中的节气变化,而“天官玉琯”则指的是天上的神仙。诗人在感叹今年的时间似乎比往年更长,表达出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接下来提到王母的桃子,象征着长寿和丰饶,最后提到羲氏和氏,暗示着农耕与天命的关系。
作者介绍:李贺,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以其豪放与个性鲜明的诗风著称,尤其擅长描写神话与自然景象。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生命的热烈追求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盛唐时期,那个时代社会繁荣,诗人受到多方面的文化影响,常常反映出对自然与神秘的思考。本诗通过描绘自然与时间的变化,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和对命运的感慨。
《闰月》是一首富有哲理和诗意的作品,李贺以独特的视角观察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循环。诗中使用了神话和自然景象的结合,展现了唐代文化的深厚底蕴。开篇“帝重光,年重时”,简洁而富有力量地引入了时间的主题,接着用“七十二候”具体化了这一主题,使人感受到时间的流动与节气的变化。李贺在诗中表现出一种对时间的敏感与思考,似乎在问:时间究竟是如何在我们生活中流转的?
“王母移桃献天子”的意象,既是对神话传说的引用,又是对长寿与福气的渴望。桃子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长寿和好运,诗人通过这一意象传达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提到的羲氏和氏,连接了人类的农业活动与自然的法则,体现了古代人们对宇宙和生命的敬畏。
整首诗在音韵上工整,意境上深远,展现了李贺对生命、时间和自然的独特理解,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时间流逝的思考,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古代人们对于自然与宇宙的敬畏。
诗词测试:
李贺是哪一朝代的诗人?
“王母移桃献天子”中的“王母”指的是哪位神话人物?
本诗主要表达了对什么的感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